会昌峡
在今江西会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会昌县:会昌峡在“县西北百里。两山夹江,水流成漩,即湘洪水所经也”。
在今江西会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会昌县:会昌峡在“县西北百里。两山夹江,水流成漩,即湘洪水所经也”。
即台登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越嶲郡台登县: 颜师古注,“应劭曰: 今曰台高”。《水经·若水注》: 孙水 “出台高县,即台登县也”。熊会贞疏: “两汉县曰台登。《汉志》 颜
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八十五里,滨临沱江。东距怀德镇、西距赵化镇各十五里。南宋于江边虎头山建虎关城。山下集市遂名大虎头城,简称大头城。后因沱江水患,迁集市于今大城乡。
隋大业元年 (605) 改归德县置,属庆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洛原县: “因洛水所出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弘化郡。十三年(617) 废。唐贞观二年 (628) 复置,属庆州。五代时废
即邹峄山。亦作驺山、邾峄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“漷水又径鲁国邹山东南,而西南流。《春秋·左传》所谓峄山也。邾文公之所迁,今城(按指邹县旧治)在邹山之阳。……山东西二十里,高秀
明置,在今甘肃宕昌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岷州卫 “宕州城” 条内: “今卫南百二十里有岩昌驿。《一统志》 云: 宋纲马憩息之所也。”
1913年改丹噶尔厅置,后属甘肃西宁道。治所即今青海湟源县。因地处湟水之源,故名。1928年属青海省。在青海省东部、湟水上游、日月山东麓。属西宁市。面积1600平方千米。人口13.4万。辖2镇、2乡。
北周文帝宇文泰的陵墓。在今陕西富平县北二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富平县:“后周文帝成陵,在县西北十五里。”
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北塘栖镇。《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》 3卷3期 《馆藏善本书题识》 有 《栖里景物略》。夏定域云: “栖里即唐栖,杭州附郭之大镇也。”
①即锦溪。在今福建建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: “明初吴深攻建宁,陈友定将阮法柔屯锦江逼深,后深出战,为敌所获。即此。”②一名安仁港,又名兴业水。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信江下流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0饶州
在今云南弥勒县南息宰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州》: 息宰河 “在弥勒县南九十里。明知府张继孟招降普名声于此”。“息宰” 为彝语,“息” 为新,“宰” 为边上,意即在河边新建的村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