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侯镇

侯镇

即今山东寿光县东北五十里侯镇。清乾隆二十八年 (1763) 移县丞驻此。民国时设县佐。


在山东省寿光市东部。面积211平方千米。人口9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侯镇村,人口3.5万。相传,侯镇建村于汉朝。原为渤海南边的两座东西相连的土丘,常有渔船停泊。北海王视为要地,作为海上门户并设侯堡(海防机构)。隋始设军镇,至唐,镇之名盛称一时;后海水北移,此地成一大村,名侯镇堡,亦称号镇,后简称侯镇。1953年寿南县并入寿光县后,分属五台区和侯镇。1958年2月撤镇改乡,同年9月废乡建侯镇公社。1984年复置镇。2001年岔河、五台二镇并入。丹河、引黄济青水渠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。地下卤水资源丰富。有通用机械、酿酒、化工、涂料、家具等厂及养虾场、盐场等。编织业发达。昌大、南赵、辛沙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路右翼中右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右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查干苏木一带。

  • 庙头塘

    即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庙头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全州图: 东北有庙头塘。

  • 李村镇

    即今河北黄骅市西北李村乡。清设李村巡司。民国初设县佐于此。(1)在河北省鹿泉市北部。面积65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李村,人口 3930。原名里村,后改今名。1953年设镇,1958年改公

  • 高作镇

    即今江苏睢宁县东高作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邳州睢宁县: 高作镇在 “县东十五里……居民商旅萃集之所”。(1)在江苏省睢宁县东部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作,人口9800。相传高作

  • 水名。一名瀵水。即今陕西合阳县西金水沟。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 “在洽之阳。” 指此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 引 《县志》: “洽水在今县西北三十里。源出梁山西峪,东南流经县南,注于黄河。汉永平间流绝

  • 容美洞宣抚司

    元末改容美洞军民总管府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即今湖北鹤峰县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改为长官司,七年 (1374) 升为宣慰司。后废。永乐四年 (1406) 复置,属施州卫。清初改为容美土司。

  • 玳瑁水

    在今广东新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新丰县: 玳瑁水 “在县东。县境又有公庄水,皆东南流,入归善县界,注于东江”。

  • 辽河源

    即今吉林东辽县东南辽河源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西安县:“县属辽河源,距县市四十五里。一名安福镇。”

  • 矬铜场

   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广州: 新会县有矬铜盐场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州府》 “海宴盐场” 条引 《新宁县志》: “矬洞场在县南。”

  • 桑坑镇

    即今安徽泾县东北五里双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泾县: 桑坑镇 “县东北五里有桑坑山,元置巡司于此,寻改置于县东三十里之巧坑。明洪武中,改建茹麻口巡司于茹麻岭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