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克孜尔千佛洞

克孜尔千佛洞

在今新疆拜城县东克孜尔镇东南十四里。建于木扎特河谷北岸的悬崖上。 “克孜尔”系支流河名,维吾尔语意为红色。现存二百三十六窟,是天山南麓最大的佛教石窟群。最早可能开凿于东汉,盛于南北朝,至唐代吐蕃废弃。石窟分支提窟和毗诃罗窟。窟中塑像已大部被毁,只有八十余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画。石窟后壁有不少龟兹文题记,为研究壁画内容和绘制年代提供了主要依据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又称赫色尔石窟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千米处。为中国著名的石窟之一,被誉为“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”。凿建于木扎特河河谷北岸悬崖上,共236窟,是天山南麓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。始建年代约在公元3世纪,至唐代吐蕃废弃。石窟分支提窟和毗诃罗窟。窟中塑像已大部被毁,只有八十余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画,壁画总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。以凹凸画法驰名,线条刚劲有力,尤注重烘染。人物有立体感,生动逼真。石窟在内容与构图上亦有独到之处。窟顶遍绘须弥山状的菱形斜方格,每个菱形格内,以各种不同动作的人物、动物为主,衬以奇花异木和飞禽走兽,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,而每个格内又自成画面。题材丰富多彩,以因缘故事、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画为主,仅第17号窟顶即绘有本生故事画三十八种之多。此外,也有反映当时生产、生活和民间习俗者,如第38窟所绘伎乐图、乐工弹琵琶、抱箜篌、吹横笛,千姿百态,意趣横生。第175窟中的耕地、制陶图,展现出当时生产劳动的场景,是研究新疆历史、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。石窟后壁有不少龟兹文题记,为研究壁画内容和绘制时代提供了主要依据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克孜尔千佛洞壁画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山墟

    即今江西临川市北三十五里云山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:临川县北有云山墟。

  • 英温河卫

    明永乐六年 (1408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辖有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乳洞

    ①在今浙江淳安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 严州府》: 乳洞 “在淳安县西六十里,深可数里,泉溜凝结如乳”,故名。②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十里董田村。《方舆胜览》卷38静江府 “虚秀洞” 条内: “乳洞上中下三洞。

  • 陶唐口镇

    北宋置,属长山县。在今山东高青县西南小清河北岸陶唐口。

  • 思恭山

    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七十里。极高峻。唐置思恭县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阆中县 “文成山”条内: “又东南三十里曰思恭山……思恭县盖置于山下。”

  • 广长郡

    亦作广苌郡。治所在苌广县(今四川广元市北嘉陵江西岸广坪河口附近)。后废。

  • 东陵县

    ①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②唐置,属羁縻充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镇远县西北。属充州。后废。

  • 甘肃布政使司

    清康熙七年(1668)改巩昌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兰州(今甘肃兰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、宁夏及新疆、青海部分地。清末废。见“甘肃省”。

  • 大安驿

    ①明洪武初改大安站置,属崇安县。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大安。②明初改金牛驿置,即今陕西宁强县东北大安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》:大安驿“在沔县西南九十里。本名金牛驿。明初置。旧有驿丞,今裁。设有把总分防”

  • 蔡阳河

   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蒙化府: “蔡阳河在城南。源出东山,流入阳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