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八卦山

八卦山

在今台湾省彰化县东北。原名了望山,后改定军山。清道光《彰化县志》卷1:“定军山即八卦山,雍正间巡道倪象恺平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之乱,乃建亭山上,名山曰定军,名亭曰镇番,纪武功也。”所谓雍正间, 乃雍正十年(1732)之事。至于八卦山之名, 比较后起。多数认为嘉庆三年(1798)彰化知县吴应魁在县署之后建太极亭,取《易经》“太极生两仪,四象生八卦”之意而改称定军山为八卦山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 8月27日台湾军民在此与日军激战,吴汤兴、吴彭年等壮烈殉国。


在台湾省彰化县东北部。原名瞭望山,清雍正时易名定军山,嘉庆年间改今名,取《易经》“太极生两仪,四象生八卦”之义。清代为台中府城屏障,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阴历七月初,刘永福电令幕僚吴彭年速扼八卦山以防日军,未几为日军攻陷,即此。 海拔97米。登临远望,彰化平原和以西的台湾海峡皆入眼帘。山上原有亭榭,近年山顶建大佛寺及宝塔,寺前有巨佛一尊,高21.6米。已辟为宗教游览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滩镇

    北宋置,属江津县。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南。在重庆市铜梁县西部。面积91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滩,人口 2960。以临平滩河得名。清初建场。1919年置平滩镇,1951年改乡。1953年

  • 白沙岭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“白沙寨”条:“县东五里有白沙岭,为水陆要害。”即今浙江省乐清市东北白沙岭。宋、元时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东南阳郡

    北魏置,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境。西魏改为南郭郡。

  • 岐来山

   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北,与南投县交界处之䓫莱主山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“北:岐来山。”

  • 凭 (憑) 祥洞

    北宋置羁縻洞,属邕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。元属思明路。明洪武十八年 (1385) 改置凭祥镇。

  • 沇水

    ①在今山西垣曲县东。源出山西绛县东南历山,南流至垣曲县古城镇南,与亳清河汇流后入黄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垣曲县:王屋山“在县(按:治今县东南六十里古城镇)东北百里, ……沇水出焉”。即此。②又作兖水,

  • 戟城郡

    西魏置,属唐州。治所在戟城县 (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。后废。西魏置,治戟城县(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。属嶷州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部。旋废。

  • 即。 在今安徽宿州市南。 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 汉高帝十二年 (前197) 十月,“高祖已击布军会甀,布走,令别将追之”。《集解》 徐广曰: “在蕲县西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&

  • 元上都遗址

    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兆奈曼苏默上都故城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• 安东都护府

    唐六大都护府之一。总章元年(668)置,治所在平壤城(今朝鲜平壤市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总章元年,李勣平高丽国,得城百七十六,分其地为都督府九,州四十二,县一百,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统之。”辖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