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安岭

兴安岭

①又作兴安。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所置中东铁路站名,即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兴安岭村。

②广义的指今大兴安岭(亦名西兴安岭)、小兴安岭(亦名东兴安岭),合称内兴安岭,在今内蒙古东北部、黑龙江省北部;外兴安岭(亦称兴堪山,今斯塔诺夫山),在今俄罗斯境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兴安岭“在黑龙江城东二千五百里为外兴安岭,又内兴安岭在城西一百五十里”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卷3:“黑龙江省山为北障, 山之大者曰内、外兴安岭。内岭环卫诸城,外岭限制俄罗斯,冈峦起伏,联络群山,诸水多出其下。”而狭义的则指大、小兴安岭。“兴安”系满语,意为“极寒处”。


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及黑龙江省北部山脉的总称。略成弧形,西为大兴安岭,北为伊勒呼里山,东为小兴安岭。是中国重要林区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潭山

    在今广东三水市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三水县:大潭山“石壁数仞,飞瀑如练,下注二潭,左曰龙湫,右曰天生塘,方广二亩许,居民引水溉田”。

  • 介山

    ①一名介休山、绵山。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春秋时介子推隐居绵山后,“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, 以为介推田,号曰介山”。②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朕用事介山,皆有光应。”即

  • 赤金湖

    在今甘肃玉门市北赤金镇东南。清置驿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赤金硖站“其东四十里至赤金湖”。

  • 青桐关

    在今湖北郧县西北七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芹城水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。《水经·㶟余水注》:芹城水“出北山, 南径芹城, 东南流注㶟余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昌平州“黄花镇川”条:“《志》云,芹城在州东三十里,有桥,桥下即

  • 安源支线

    即萍安支线。自江西萍乡至安源煤矿。

  • 磁礇

   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海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 “松下镇” 条: “东有磁澳,为倭寇出入之冲。嘉靖三十八年,议拓寨置城。隆庆三年,始就。周二里。有四门”

  • 善欲关

    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置,在今贵州毕节市南五里。

  • 冶岭山

    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四十里九回山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浊水“出广县为山,世谓之冶岭山”。

  • 泗水郡

    一作泗川郡。秦王政二十三年 (前224)置,治相县 (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)。秦末曾移治沛县 (今江苏沛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泗洪、宿迁以西,丰县、沛县以南,安徽萧县、濉溪、涡阳、利辛等县以东,淮河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