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州

兴州
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嘉宁县(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凤州)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名峰州。

②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东益州置,治所在武兴郡武兴县(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隋大业初改为顺政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改兴州, 治顺政县(今陕西略阳县)。天宝元年(742)又改顺政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兴州。南宋开禧三年(1207)改名沔州。

③唐渤海国置,属中京显德府。治所在盛吉县(今吉林桦甸市东南白山镇附近;一说在今安图县西南二道镇之报马城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桦甸市东南、靖宇县东北,抚松县北相连地区。辽废。

④北宋天禧四年(1020),西夏李德明置,定为国都。治所在怀远镇(今宁夏银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银川市地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元昊“仍居兴州,阻河依贺兰山为固”。明道二年(1033)升为兴庆府。

⑤辽置,治所在常安县(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南懿路村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市北部及铁岭县南部地。金废。

⑥金承安五年(1200)置,治所在兴化县(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承德市及滦平县地。元属上都路。明洪武中改置为兴州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卫。

⑦金末改合河县置,治所即今山西兴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)降为兴县。


(1)南朝梁置,治嘉宁县(今越南富寿省越池东南)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峰州。(2)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改东益州置,治汉曲县(隋改顺政县,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略阳县地,其后略小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顺政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兴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复为顺政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又为兴州。南宋绍兴中为利州西路治。开禧三年(1207年)改名沔州。(3)渤海国置,治盛吉县(今吉林安图县二道镇报马城)。属显德府。辽废。(4)北宋天禧四年(1020年)西夏李德明升怀远镇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。辖境约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及附近区域。西夏明道二年(1033年)升为兴庆府。(5)辽置,治常安县(今辽宁铁岭市南懿路)。金废。(6)金承安五年(1200年)置,治兴化县(蒙古至元二年〔1265年〕改名兴安县,今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)。属北京路。辖境约相当今河北省承德市及隆化、滦平等县地。蒙古中统三年(1262年)改属上都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置为兴州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卫。(7)金升合河县置,治今山西省兴县。属岚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降为兴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沂山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 临沂山 “在城东北四十里,周回三十里,高四十丈,东北接落星山,西临大江,西南有临沂县城”。

  • 汗特勒克山

    在今新疆阿克陶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喀什噶尔》:汗特勒克山“在英吉沙尔城四百余里。葱岭东境分支也”。

  • 黄盖峰

   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八里。为太室之东南支。峰下为中岳庙,规制宏壮,庙中多宋、辽以来碑石。原在嵩山,唐中叶时徙至此。今庙为清代重修。

  • 亢村驿

    即今河南获嘉县南三十二里亢村镇。清置驿丞及巡司于此。

  • 九节滩

    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南乌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遵义府遵义县:九节滩,“(明)万历中,永宁奢崇明作乱,其子寅据遵义,官军讨之,战于九节滩,复追败之于南城外锣钢渡,遂复遵义”。又称九接滩、会川河。在今贵州省

  • 颐山

    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五里。唐陆希声隐于此,曾著 《颐山十七咏》,以志台池泉石林木之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常州: 颐山,“ 《晏公类要》 云: 在宜兴县。陆相隐迹之所也”。

  • 罗洋镇

    即今浙江泰顺县治罗阳镇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温州府泰顺县: “景泰三年以瑞安罗洋镇置。”

  • 流鬼国

    在今俄罗斯境西伯利亚东北堪察加半岛。《新唐书·流鬼传》: 流鬼 “去京师万五千里,直黑水靺鞨东北,少海之北。三面皆阻海,其北莫知所穷。人依屿散居,多沮泽,有鱼盐之利。……南与莫曳靺鞨邻,东南航海十五日

  • 苦泉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2同州朝邑县: 苦泉 “在县西北三十里许原下,其水咸苦,羊饮之,肥而美。今于泉侧置羊牧,故谚云 ‘苦泉羊,洛水浆’”。《新唐书·高宗纪》: 永徽二年 (651),“以同

  • 临机 (機) 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崖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北。开元元年 (713) 改名临高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