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翊县
①南朝宋元嘉六年(429)侨置,寄治襄阳(今湖北襄樊市)。大明八年(464)徙治鄀县(今湖北宜城市东南)。南朝梁移治莲勺县(今湖北钟祥市西北)。西魏改为汉东郡。
②隋大业三年(607)改武乡县置,为冯翊郡治。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为同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)为冯翊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同州治。元初省入同州。
①南朝宋元嘉六年(429)侨置,寄治襄阳(今湖北襄樊市)。大明八年(464)徙治鄀县(今湖北宜城市东南)。南朝梁移治莲勺县(今湖北钟祥市西北)。西魏改为汉东郡。
②隋大业三年(607)改武乡县置,为冯翊郡治。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为同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)为冯翊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同州治。元初省入同州。
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)改龙州宣抚司置,属四川布政使司。治所在盘龙坝(今四川平武县)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四川卷下:龙安府“取龙州安辑之义也”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、青川二县及江油市、北川县部分地。1
在今广东恩平市东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恩平县: 武定屯 “本新宁县界苔村贼巢,隆庆五年立屯,万历二年建城”。
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北九十里岳城乡。民国《重修正阳县志》 卷1: “岳城店,城东九十里。有集。” 1921年改名岳城镇。
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即今山东东阿县(铜城镇)。三国魏属济北国。北魏属济北郡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孝建二年 (455) 侨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南三十里孙耿镇。北魏属东魏郡。隋属齐郡。唐属齐州。
辽建,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春化镇(西土门子)附近。《金史·世纪》:“石土门军既与谩都诃会,迎击钝恩,大败之,降米里迷石罕城。”即此。在今吉林省珲春市东北。金为上京路地。
唐武德八年(625)置,治所在兰州(今甘肃兰州市)。督兰、河、鄯、廓四州,相当今甘肃兰州市及皋兰、永登、临洮等县以西和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以南、贵德县以北、湟源县以东地。显庆元年(656)废。唐武德八年
即明代勐捧。今云南勐腊县西五十四里勐捧镇。清光绪 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 普洱府宁洱县东南有勐搻。
①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平湖县:陈山“高八十余丈,周十五里。山有龙湫,一名龙湫山。旧置烽堠于山上”。②即今福建沙县西南陈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沙县:陈山在“县西南二十里。山本尖耸
亦名金雁桥。在今四川广汉市北鸭子河上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 裴注引 《益部耆旧杂记》:东汉建安十八年 (213),刘璋将张任自绵竹退守雒城,刘备进军围之,“任勒兵出于雁桥,战复败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
在今山东梁山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3兖州府: 独孤山 “在郓城县东北五十里。孤峰独立。宋吕本中诗: 凄凉单马经行处,况是此山名独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