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凉州

凉州

①西汉元封五年 (前106) 置,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。东汉时治所在陇县 (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、宁夏,青海湟水流域,陕西定边、吴旗、凤县、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。三国魏黄初中移治姑臧县 (今甘肃武威市)。魏、晋以后辖境缩小,只限于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。十六国前凉、后凉、北凉皆在此建国。隋大业初改为武威郡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曰凉州,辖境仅及今甘肃永昌县以东、天祝藏族自治县以西一带。天宝元年 (742) 又改为武威郡,乾元元年(758) 复改凉州。广德二年 (764) 陷于吐蕃。五代及西夏时改称西凉府。《元和志》 卷40凉州: “州城本匈奴所筑,汉置为县。城不方,有头尾两翅,名为鸟城。南北七里,东南三里,地有龙形,亦名卧龙城。

②十六国后赵侨置,治金城县 (今甘肃兰州市西北西固城)。后废。

③十六国前秦置,治所在枹罕县 (今甘肃临夏市)。寻移治金城县 (今甘肃兰州市西北黄河南岸)。太元初又移治姑臧县 (今甘肃武威市)。后废。

④十六国西秦置,治所在西平 (今青海西宁市)。《晋书· 秃发乌孤载记》: 西秦太初十二年(399),南凉秃发乌孤 “以利鹿孤为凉州牧,镇西平”。


西汉置,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。东汉治陇县(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、宁夏、青海三省区湟水流域,陕西省定边、吴旗、凤县、略阳等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等地。建安十八年(213年)并入雍州。三国魏初复置,移治姑臧县(今甘肃武威市)。魏晋以后辖境仅及今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。辖境仅有今甘肃省永昌以东、天祝以西地区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武威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凉州。北宋天圣六年(1028年)改西凉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扬州

    ①古“九州”之一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淮、海惟扬州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:“东南曰扬州。”《尔雅·释地》:“江南曰扬州。”“淮”指淮河,“海”指东海,“江”指长江。②西汉武帝置,为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辖境相当今

  • 郑庄镇

   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成章乡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武进县记: “郑庄镇在城西南五十里。”(1)在山西省沁水县东部。面积376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郑庄,人口 1870。1949年属沁水县

  • 龙首原

    即龙首山。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。即“龙首山(2)”。

  • 归化关

    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归化关“地形险要,有龙溪等砦大小横梁,为诸番出没处。自卫城南至叠溪之永镇堡,此为适中之地”。清以后废。

  • 鄌郚街

    春秋时名郚,后演变为鄌郚。即今山东昌乐县南鄌郚镇。明嘉靖 《昌乐县志》: 唐郚店集 “在县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甲仗楼

    在今江苏扬州市城西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新城有晋甲仗楼,谢安建。”唐张籍有诗。

  • 容裘水

    俗名洛水。即今陕西勉县东南养家河。北入汉水。《水经· 沔水注》: 容裘溪水 “南导巴岭山,东北流……又北径西乐城东,而北流注于汉”。

  • 迎冬驿

    唐置,在今陕西泾阳县东。北宋废。唐置,在今陕西省泾阳县东。属泾阳县。北宋废。

  • 溧河

    在今安徽泗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泗州》:溧河 “在州东北,即古历涧水。导源徐陂,南流绝蕲水,经历湖戍,西通塔影湖注于淮”。

  • 荡 (盪) 羌砦

    北宋元符元年 (1098) 于故没烟后峡建,初属西安州,后改属怀德军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南苋麻河水库附近。金属镇戎州,元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