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布拉冈城
一名则拉宗。又作则冈宗。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南嘎玛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卫地诸城:则布拉冈城“在喇萨东南八百七十里”。
一名则拉宗。又作则冈宗。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南嘎玛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卫地诸城:则布拉冈城“在喇萨东南八百七十里”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以产井盐而名。后废。
明万历间筑城,即今云南宾川县东北六十里平川乡。辛亥革命后曾称平川镇。
明置,属茂州。即今四川茂县东北土门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茂州:土门城“亦在州东,即土门堡也。正德中,州将何卿破叛蛮于此。《志》云:土门为州东之要塞”。在今四川省茂县东北土门。明时为茂州东部要塞,正德中
即淯井监。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大中祥符初,“先有蛮罗忽余,防援井监”。
即今广东罗定市。元大德八年(1304)泷水县徙治于此。明万历五年(1577)改置罗定州,1912年改为罗定县。1993年改设罗定市。
清置,属赤水厅。即今贵州赤水市东南元厚镇。据1985年版 《贵州省志》 (地理志上册) 称:“因东北悬崖上有石似猿猴,故名。” 1932年设猿猴镇。1950年改名元厚镇。
简称南直。明称直隶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。自永乐初迁都北京 (今北京市) 后,称直隶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,直隶南京的地区为南直隶。辖境相当今江苏、安徽二省和上海市及江西婺源县地。清初改为江南省。明称直隶于京
北周置,属南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嵩明县南二十六里杨林镇。唐贞观八年(634)属郎州,开元五年(717)复属南宁州。后升为威州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云南省嵩明县南。属戎州。天宝末废。
即今贵州凤冈县西南琊川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置偏刀水汛。1932年改设琊川镇。
即隐矶。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宋书·谢晦传》: 元嘉三年 (426) 刘彦之为谢晦军所破,“彦之退保隐圻。” 即此。又称隐矶(《水经注》)。在今湖南省临湘市东北、长江南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三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