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剑南

剑南

①指今四川剑阁以南至云贵高原。以在剑阁之南而名。《周书·文帝下》: 西魏废帝二年 (553)三月,“遣大将军、魏安公尉迟迥率众伐梁武陵王萧纪于蜀……八月,克成都,剑南平”。唐贞观初设剑南道,开元初设剑南节度使。宋张商英 《蜀梼杌》 卷上: 唐大顺元年 (890),王建谓韦昭度曰: “剑南之事,愿以相委,必不负驱策。”

②唐方镇名。开元七年 (719) 升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为节度使,治益州 (治今四川成都市)。领昆明军及益、彭、蜀、汉、眉、绵、梓、遂、邛、剑、荣、陵、嘉、普、资、巂、黎、戎、维、茂、简、龙、雅、泸、合二十五州,约当今四川中部一带。其后辖境扩大,先后增领文、扶、姚、奉、坝等州及保宁都护府; 并一度兼山南西道采访使,号山剑西道。至德二载 (757) 分置剑南东川、剑南西川节度使。


唐方镇名。开元七年(719年)升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为节度使,领益、彭、蜀、汉、眉、绵、梓、遂、邛、剑、荣、陵、嘉、普、资、嶲、黎、戎、维、茂、简、龙、雅、泸、合等二十五州及昆明军,约当今四川省中部一带。治益州(今成都市)。天宝时为全国十节度使之一。至德二载(757年)析为剑南西川、剑南东川节度使,剑南西川治成都府(即益州)。辖境屡有变迁,约当今四川盆地西部一带。唐末节度使王建并东川节度使等地建为蜀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宅山

    一名武翟山。又名紫云山。在今山东嘉祥县东南二十八里。山下有武氏墓,前有石室,四壁有举世闻名的武梁祠画像。墓为汉从事武梁、吴郡丞武君、敦煌长史武斑、执金吾丞武荣之葬所。武氏祠建于东汉末年。宋代文学家欧阳

  • 北川营

    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北川营“在西宁县北六十里。旧名永安堡,城周三里,北至暗门边墙十里。本朝设游击驻防。乾隆二十六年归大通县属。三十九年改设都司”。

  • 长傍城

    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在今缅甸克钦邦东部拖角附近。

  • 锡兰河

    亦名溪浪河,双川河。即今吉林舒兰市东之呼兰河,北流注入拉林河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8: “锡兰,(满语) 相连也。”

  • 笔架山

    ①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有大、小笔架山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宁远卫: 小笔架山 “在海中六十八里”。清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6锦县: 大笔架山在 “城西南六十里,与小笔架山俱峙海中。状如笔架,潮退,见

  • 玉亭镇

    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东西玉亭。隋开皇中置玉亭县于此,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中又于此置玉城县,寻废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 “滋阳废县”引《旧志》:“县北二十里中羊社有东玉亭村,县北三十里高平社有西玉亭村……盖

  • 马占山

    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三十五里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马占山“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”。

  • 西汤镇

    北宋置,属铜鞮县。在今山西沁县西北四十里西汤乡。

  • 洞源山

    一名鬼谷山。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信州贵溪县: “ (藐姑山) 南十里为洞源山,一名鬼谷山。有鬼谷洞,好事者深入其中,约行四里,至洞尽处有小洞可通鬼岩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卷51广信

  • 赫尔苏门

    亦作克尔素边门。清建,为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吉林梨树县东之东辽河西岸赫尔苏门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 克尔素边门 “在吉林城西北四百里,东距伊屯边门一百八十四里”。村名。在吉林省梨树县东南部、东辽河西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