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剑门山

剑门山

亦名梁山。即剑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剑门县: “梁山,在县西南二十四里。即剑门山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84剑门县: “大剑山至此有隘束之路,故曰剑门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68保宁府:大剑山 “其山峭壁中断,两崖相嵚,如门之关,如剑之植,故又名剑门山”。今山东北—西南走向,长达七十余公里。主峰大剑门在剑阁县北。有七十二峰,极为壮观。三国时,蜀将姜维退屯剑门以拒魏将钟会,即此。


又称大剑山。在四川省北部剑阁县境内。由大剑山(古名梁山)和小剑山组成,呈东北—西南走向,为龙门山余脉。山体主要由砂岩、砾岩构成,北陡南缓。山峰北侧全为断崖峭壁,如天然城墙。海拔1000米左右,最高峰1248米。大剑山东北坡峭壁中断,两崖相峙,宽仅20米,似剑劈开,称为剑门,山名因之。自古有“剑门天下险”之说,历为自陕西入川最后门户,兵家必争之地。剑门蜀道,指从陕西省宁强入川,至广元、剑阁、梓潼的古栈道,绵亘150余千米,地势险要,自古有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之说。以剑门关为中心,众多名胜古迹组成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辟有国家森林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功都县

    晋邛都县之讹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。

  • 开元寺

    ①故址在今河北赵县城内。已毁。《清一统志·赵州》:开元寺“在州治西南。宋景祐间于寺中建石塔”。石塔即赵州陀罗尼经幢。②又称东大寺。在今河北邢台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:开元寺“在府治东北。唐开元中建

  • 定廉水

    今四川理县东北之孟屯沟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定廉县: “因定廉水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杂谷厅》: “定廉水在厅西北定廉山之阳。”

  • 马武寨

    ①即今山西陵川县东南马武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马武寨“在陵川县东五十里马武山。周围百里, 四壁峭立。汉马武筑寨屯兵于此”。②在今河南汤阴县南。《续通鉴》:南宋宝庆三年(1227),蒙古军史天泽破金

  • 调濑村

   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福田镇凤头管区新潮村。元至元二十四年 (1287) 乐会县徙治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 “乐会故城” 条: “元至元二十四年徙调濑村,在今会同县东南。”

  • 高梁亭

   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附近。《宋书·檀道济传》: 南朝宋元嘉八年 (431),“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、骁骑将军段宏奋击,大破之。转战至高梁亭”,即此。约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,一说在东阿县境。南朝宋元嘉

  • 禄莲江

    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: 禄莲江在 “司 (治今县西南官厅) 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达浒市

    即踏浒市。今湖南浏阳市东北达浒乡。

  • 板江堡

   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怀远县: 板江堡 “在县西南。万历二年设兵戍守。又议迁县治于此。四年堡为瑶‘贼’ 所陷”。

  • 泰平里溪

    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泰平里溪 “在府南七十里。源出沙县界黄泥坑,流三十余里,经府西南七十里之筼筜山下,又东北流,入于西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