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置,在今广西昭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 雷霹堡 “在县北雷霹山旁”。
在今广西德保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镇安府:岜笔山“在府城北。上有数峰相连”。
汉、唐时,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。《汉书·萧何传》:王卫尉曰,“关中摇足,则关西非陛下有也”。《后汉书·虞诩传》:谚语“关西出将,关东出相”。地区名。亦称关右。汉、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。《
隋大业七年 (611)置,属明阳郡。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。唐初属夷州,贞观十一年 (637)移治今凤冈县东北。永徽后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七年(611年)置,治今贵州省凤冈县北。属明阳郡。唐贞观十一年(6
即今吉林舒兰市东北水曲柳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5吉林府《屯镇》:东北“二百四十里水曲柳冈官街,即双山堡街”。
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洪坪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竹山县 “吉阳关” 条下: “洪坪堡在县南二百里。路通陕西、四川诸境,有官巡戍。” 清设千总驻防。
元至元四年(1267)改开元路置,治所在黄龙府(今吉林农安县)。辖境西起今辽宁开原、吉林四平及松花江流域,北抵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口,南及今朝鲜东北部地区,东至于海。二十三年(1286)
①明洪武中改兴州置,属北平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滦河镇西南。永乐元年(1403)移治迁安县(今河北迁安县)。后废。②在今河北迁安县城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永平府:兴州右屯卫“在迁安县城内。本置于口
南宋置,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北。明初废入曹滴洞长官司。
①南齐置,属雍州宁蛮府。治所在隔城(今河南桐柏县西北)。后废。②北周置,治所在叶县 (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