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山摩崖造像

北山摩崖造像

在今四川大足县城西北四里北山(即古龙岗山)上。唐末昌州刺史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。后于唐景福元年(892)在此造像,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,历时二百五十余年。石刻分布在佛湾、白塔寺、营盘坡、观音坡、佛耳岩等处,以佛湾最为集中。共二百九十龛窟,岩高7米,长500米。南段多晚唐和五代雕凿,北段多宋代雕凿。名碑有唐《韦君靖碑》、宋《赵懿简公神道碑》等均保存完好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重庆市大足县城西北2千米北山上。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。北山,即古龙岗山。唐末昌州刺史,昌、普、渝、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。后于唐景福元年(892年)在此造像,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,历时250余年建成。石刻分布在佛湾、白塔寺、营盘坡、观音坡、佛耳岩等处,以佛湾为最集中。共290龛窟,岩高7米,长500米。南段多晚唐和五代雕刻,北段多宋代雕刻。著名龛窟心神车窟正中之蟠龙“心神车”,尤为奇伟。正壁为佛,左净宝瓶观音,右多罗;左壁为文殊、玉印观音、如意珠观音;右壁为普贤、日月观音、数珠观音。雕刻对称,浑然一体。八躯菩萨像,丰腴圆润,典雅大方,为此间石刻之精华。另一龛数珠观音,高不及1米,上身微微向后侧转,装饰华丽,比例适度,神情妩媚多姿。石刻中尚保留有古代匠师姓名。存世之《韦君靖碑》,是研究石刻的重要资料。宋刻《古文孝经碑》、《赵懿简公神道碑》等,对研究中国历史和书法均有重要价值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河阳郡

    南朝宋初析河阳郡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叶榆县(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海西北岸直至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一带。曾一度省,南齐复置。梁末废。(1)东晋成帝析河阳郡西部置,治比苏县(今云南云龙

  • 河纳县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属陆凉州。治所在蔡村 (今云南陆良县西南二十六里河纳)。明永乐初废入陆凉州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南河纳村。属陆凉州。明永乐初废。

  • 犀牛江

    即西汉水。在今甘肃省南部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4汉中府: “犀牛江在略阳县西北 一百二十里,自阶州东流入嘉陵江。” 清康熙 《巩昌府志》 卷5: 漾水 “源出嶓��, 流至礼县

  • 江北

    泛指长江以北。古代一般指唐淮南道、宋淮南路地,辖境较广。近代则多专指今江苏长江以北地区。地区名。泛指长江以北。唐、宋时一般用指江淮之间淮南道、淮南路地。明时又有泛指长江以北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者。王士性

  • 华盖山

    ①在今浙江温州市东。《元和志》卷26温州:华盖山“在州东一里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9温州永嘉县:华盖山“周回九里,遥望如华盖。有涌泉,旱则水不减,雨则水不加”。②即百丈山。在今福建莆田县西北八十里。《方舆

  • 黄田岭

    在今福建永安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永安县: 黄田岭在 “县南六十里,接漳州府龙岩县界”。

  • 盘龙县

    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灌口镇 (今四川都江堰市)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卷6灌县: “李膺记云: 山土色黄,盘回有龙形,故曰盘龙。” 寻改为灌宁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

  • 桃园洞

   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挂月峰下。清道光 《蓟州志》 卷2: “桃园洞在将军石畔,深丈余。”

  • 蓟辽总督

    明嘉靖二十九年 (1550) 置蓟州总督,次年改为蓟辽总督,为捍卫北京之军事重镇。三十三年 (1554),移驻密云县 (今北京市密云县)。辖顺天、保定、辽东三巡抚,相当今北京、天津两市及河北北部、辽宁

  • 白鹤泉

    ①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清风峡上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白鹤泉“泉出岩石中,仅一勺许,最甘冽,冬夏不竭。尝有白鹤飞止其上,故名”。②在今广西宾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宾州:白鹤泉“在州南三十里。源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