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硖山
古称夹石山。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,与舒城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北硖山在“县北六十里。有两岸相夹如关”。山南有北硖关。
古称夹石山。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,与舒城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北硖山在“县北六十里。有两岸相夹如关”。山南有北硖关。
宋大理置,属威楚府。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五十四里因远坝子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113元江府:因远山“在府城西四十里”。元属元江路。明改因远罗必甸长官司。大理国置,治今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
①唐东都宫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5称: “其天子常朝之所曰宣政殿,殿门曰光范门。宣政之北曰仁寿殿。”②唐长安大明宫第二大殿,龙朔二年 (662) 建。在今陕西西安城北
南宋临安 (今浙江杭州市) 御园。据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6 《园馆》: 环碧园 “在丰豫门外,慈明皇太后宅园,直柳洲寺之侧,面西湖,于是为中,尽得南北西山之胜。园中堂匾,皆宁宗皇帝御书”。
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汉江畔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祐二年(905),朱全忠攻襄州,“命(杨)师厚作浮桥于阴谷口”。胡注:“按《旧史》,阴谷口在襄州西六十里。”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汉水畔。唐天祐二年(905年
在今河南偃师市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5河南府缑氏县: “钩鏁垒,在今县北七里。按 《宋书》 武帝西征,营军于柏谷坞西,即此垒也。有三垒相连如锁,故名。” 北周曾移缑氏县治此。
在今湖北浠水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7蕲州:三泉,“余章《三泉记》,米芾书。凤山之阴、兰溪之阳有泉出石罅为兰溪;其在寺庭之除,为陆羽烹茶之泉;其在凤山之阴,为逸少泽笔之井。兰溪于《茶经》之品第三,藏诸水
隋开皇初建,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四里庙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济源县: “有济渎祠、北海祠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28怀庆府: 济渎庙 “在北海庙南,祀北渎大济之神。天下有四渎,而济渎最著”。现存殿宇六十
即栖山。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夏履乡西北。
辽建,为乌古论部留可驻地。即今吉林珲春市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太祖度盆搦岭,与撒改会,攻破留可城,留可已先往辽矣,尽杀其城中渠长。”即此。在今吉林省珲春市境。辽时女真人完颜旻败乌古任部留可于此。
辽属国,都天福城(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渤海镇)。《辽史·太祖纪下》:天显元年(926),“改渤海国为东丹,忽汗城为天福。册皇太子倍为人皇王以主之”。三年,举国东徙辽阳(今辽宁省辽阳市),应历二年(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