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阴山
在今湖南临武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临武县“罗城山”条下:华阴山“跨蓝山县界。高秀如华岳,因名”。
在今湖南临武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临武县“罗城山”条下:华阴山“跨蓝山县界。高秀如华岳,因名”。
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东北楚河南岸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3伊犁西路: 和尔衮 “在吹郭勒下流南岸,东傍支河,西连沙碛”。
北周建德六年(577)改广武县置,为徧城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移治延安市东三十里李家渠镇,属延州。大业初属延安郡。唐属延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并入肤施县
清代内蒙古六盟中的东部四盟,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、卓索图盟、昭乌达盟和锡林郭勒盟。旧内蒙古六盟中的东部四盟,即哲里木、卓索图、昭乌达、锡林郭勒四盟。卓索图盟已于1950年撤销,划归热河、辽宁、内蒙古三省
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云南县:安南坡“下坡地复坦夷,相传古云南郡治此,土人称为小云南,以别于云南治城云”。
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黔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滩镇北十八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0洪杜县: “因县东一里洪杜山为名。”贞观三年 (629) 移治洪杜溪,麟德二年 (665) 移
1946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湖北郧西县及陕西山阳县析置,治龙山七里沟 (在今陕西山阳县东南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7年3月废。旧县名。1946年由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山阳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得名。治今山
十六国前秦置,治所即今陕西耀县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改置宜君县。十六国前秦置,治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。属雍州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改宜君县。
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大面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华阳县:大面铺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为成都东出大道。
在今福建漳州市北三十二里石鼓山。陈元光(657—711)字延钜,号龙湖,河南光州固始人。少通经史,娴韬略。唐总章二年(669)元光随父领兵入闽;父卒,代领其众,累立战功,授鹰扬将军。垂拱二年(686)
在今甘肃镇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8平凉府镇原县: 雉头山在 “县西三十里。又西二十里为鸡头山,本一山而异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