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丹县

南丹县

1924年改南丹土州置,属广西柳江道。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,北邻贵州省。属河池市。面积 3902 平方千米。人口28.2万。辖8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北宋开宝七年(974年)置南丹羁縻州,属宜州。传以盛产朱砂(丹)向朝廷进贡,而地处南方,故名。大观元年(1107年)改南丹州为观州;四年于高峰寨置观州,复为南丹州,属观州。南宋绍兴四年(1134年)废观州,南丹州属宜州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南丹州为南丹安抚司,大德元年(1297年)与庆远路合为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,南丹州属之。至正末升为南丹州溪峒安抚司。明初复置南丹州,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废。永乐二年(1404年)复为南丹土州,属庆远府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归河池县承审。1924年撤南丹土州设南丹县(1917年成立),属柳江道。1926年属广西省。1950年属宜山专区,1958年属柳州专区,1965年属河池专区,1971年属河池地区,2002年属河池市。地处桂北山区属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,凤凰山脉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。红水河、纳力河、打狗河等流过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稻、大豆、木薯、烟叶、辣椒为主。矿产有锡、铅、锌、锑、汞、银、水晶、砷、铜等,有著名的大厂锡矿。工业有采矿、冶炼、制造、建材、机械、化工、水电、酿酒等。黔桂铁路、210国道经此。名胜古迹有莲花山、感安山、丹炉山、白水滩瀑布、铜江公园、恩村洞、玉龙潭、避暑山庄、大福楼温泉和六寨风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桶口铺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南桶口。

  • 石纽山

    在今四川汶川县(威州镇)西南四十里飞沙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石泉县有石纽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2石泉军:石纽山,“《志》云:石纽山‘禹之所生也’。《华阳国志》云:‘夷人营其地方百里,不敢居牧,畏禹之

  • 泸沽河

    一名孙水河。在今四川冕宁县南,为安宁河支流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四川行都司: 泸沽河 “在会川卫城南八十里。源出小相公岭,流入金沙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冕山桥千户所: 泸沽河 “在所西。源出越嶲卫

  • 观嘉渚

    在今湖南慈利县西三里溇、澧合流处。清初,慈利县曾寄治于此。

  • 南山陂

   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石南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兴业县: 南山陂在 “县北二里。东北二里又有大陂……灌溉民田,各至数十顷”。

  • 白石镇

    ①即今福建福安市东北上白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安县:白石镇在“县北七十里。有巡司,成化八年置。有城。嘉靖中,移置于县南百五十里黄崎镇”。②北宋置,属石康县。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六十里白石山下。③一名

  • 鹊个寨

    在今四川红原县境。清雍正元年 (1723)置鹊个寨土百户。

  • 白骑坞

    在今河南孟县西北三十五里白墙村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同水“出南原下,东北流径白骑坞南,坞在原上,为二溪之会,北带深隍,三面阻险,惟西版筑而已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济源县:白骑坞,“东汉末贼将张白骑据此筑

  • 西兴镇

    北宋置,属萧山县。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。(1)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部、钱塘江南岸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7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兴,人口1万余。为古老集镇。旧名固陵、西陵

  • 牛鞞戍

    南齐于鞞县置,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简州:牛鞞戍“在州城内西岸。《元和志》:南齐于此置牛鞞戍”。后改为牛鞞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