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大通堡
明置,在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大同乡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 南大通堡 “在平番县南三十里”。清置驿于此。
明置,在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大同乡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 南大通堡 “在平番县南三十里”。清置驿于此。
即今江苏灌云县东北伊芦乡伊芦山。《寰宇记》卷22海州朐山县:“伊卢山,一名大伊莱山,在县南七十五里。”
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苇子沟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锦川营堡有苇子沟台。
一作官禄㘵村。 即今广东花都市西北十二里官禄布村。为清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故乡。
三国蜀汉置,属梓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四十里汉阳镇。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汉德县“有剑阁道三十里,至险。有阁尉,桑下兵民也”。南朝梁废。古县名。三国蜀置,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。属梓潼郡。两晋及南
在今湖南桂东县西南,湘赣边界附近。南宋嘉定元年 (1208)、二年 (1209) 以罗世传、李元砺为首的瑶、汉饥民先后在此起义。
即今四川城口县南明通镇 (明通井)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犬戎。殷周时期,游牧于今陕西彬县、岐山县一带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穆王将征犬戎。” 《集解》 徐广曰: “一作畎。”
北宋嘉祐七年 (1062) 置,属丰州。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省府谷县西北。
一作回溪。俗名回坑。在今河南陕县东南雁岭关东南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建武三年(27),“邓禹及冯异与赤眉战于回溪,禹、异败绩”。又《冯异传》:“异弃马步走上回谿阪,与麾下数人归营。”李贤注:“回谿,今
亦作蜡耳山。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北、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之腊尔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麻阳县: 蜡尔山 “ 《防险说》: 麻阳蜡耳、镇筸、洞平诸山,为苗蛮巢穴,周回千数百里,悬崖鸟道,丛箐栉比,岚瘴蒸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