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赕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北四十四里勐弄。明初废。
元时置,治今云南省盈江县北。明初废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北四十四里勐弄。明初废。
元时置,治今云南省盈江县北。明初废。
在今山西汾阳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汾州府:万户山“延袤二十里,高八十丈,平坦可居万户, 因名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其巅平坦,可居万户,故名。
①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 东晋咸康五年 (339),以夔安为征讨大都督,统大军南寇,“夔安进据胡亭,晋将军黄冲、历阳太守郑进皆降之”。②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北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东
①西魏置,属临州。治所在鱼泉县(今四川万县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。北周改为万川郡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河州置,治所在枹罕县(今甘肃临夏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、广河、和政等市县及东
亦作色威县。在今四川色达县。清宣统三年(1911)拟置,因辛亥革命,未果。
即今安徽贵池市南秋浦河(贵池河) 西岸高坦乡。清光绪《贵池县志》卷6有高田村。谓“吴氏自宋以来居此”。丁文江 《中华民国新地图》 安徽贵池县南有高坦。
在今浙江富阳县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镇。南朝梁时为新城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:“唐天顺中,钱镠将杜稜因山筑城,恃为保障,因谓之杜稜城。”
①指今四川简阳市一段之沱江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大同志》:大安中,李雄攻成都,“闰十二月,(罗)尚粮运不继,而被急攻,夜退, 由牛鞞水东下,留牙门张罗持城终夜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洛水“又径犍为牛鞞县
又名连山。在今云南姚安县东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弄栋县:“东农山,毋血水出。”
又作梅里。北宋置,属常熟县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北梅李镇。宋宝祐 《重修琴川志》 卷1: 梅李镇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《庆元志》 云: 吴越钱氏时遣二将梅世忠、李开山戍此。以防江北南唐之兵。居民依军成市,因取
一作哈拉玉尔滚。清置,在今新疆温宿县东喀拉玉尔滚村。《清一统志·阿克苏》: 哈喇裕勒衮台在 “札木台东少南八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