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皮岭隘
在今福建永定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永定县: 博皮岭隘 “在县东北,路通漳州龙岩县,为戍守要地”。
在今福建永定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永定县: 博皮岭隘 “在县东北,路通漳州龙岩县,为戍守要地”。
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益阳县:“龙回滩在县(今益阳市)西南十五里,澬江所经。”
即今湖南常宁县西南四十里洋泉镇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常宁县图: 县西南有洋泉。
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三十里万店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随州东北有万家店。
秦置,为上党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北三十五里故驿村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县有壶口关,故曰壶关。” 北魏太和十三年 (489) 移治今山西壶关县东南三十里。隋开皇初属潞州,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
①北宋置,属舒城县。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四十里杭埠镇。②在今江西临川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航步镇在 “府西南五十里。洪武四年置税课局于此”。清时裁。
元置,在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。
即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竹根镇。清光绪二十年(1894)五月,竹根滩人民“捣毁天主堂”。
在今四川荥经县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7雅州:邓通城“在荣经县东三十里。文帝尝赐通严道铜山铸钱。又有饿死坑,亦通饿死之地也。李石诗曰:多少金钱满天下,不知更有邓通城”。
即莲峰山。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陇西县:马鹿山“在府南八十里。四围石崖甚险,戍守要区也。又莲花山亦在府南八十里,与马鹿山并峙。有五峰并列。《通志》以为即马鹿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
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三十里太白顶。《水经·淮水》: “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,东北过桐柏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