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合江县

合江县

北周保定四年(564)改安乐戍置,属东江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引《元和志》:“以江在县侧合流为名。”隋开皇初属泸州,大业初属泸川郡。唐属泸州,移治今合江县西北白沙镇。元和十二年(817)复移治今合江县。南宋末曾移治安乐山城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移治神臂山南长江对岸(今合江县西北大桥乡西长江村)。明洪武初移于今合江县。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南部,北邻重庆市,南毗贵州省。属泸州市。面积 2417.4 平方千米。人口84万。辖14镇、1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合江镇。西汉元鼎二年(前115年)置符县,治今县,属犍为郡。东汉改名符节县,建安中改属江阳郡。西晋仍改为符县。西晋永嘉后废。南朝齐置安乐县。梁改为安乐戍。北周保定四年(564年)改置合江县。以赤水河于此汇合入长江,故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合江县:“以江在县侧合流为名。”隋大业三年(607年)属泸川郡。唐属泸州。宋至清因之。1913年属下川南道,1914年属永宁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泸县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泸州专区。1960年泸州专区撤销,并入宜宾专区。1983年属泸州市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,与大娄山北坡相接。长江蜿蜒西北部。赤水、习水两河自贵州省南来,于县境中部合流后注入长江。东部有大、小漕河,合流后称塘河。境多宽谷及冲积平坝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、黄麻、柑橘,兼有蚕茧,以荔枝著称。有天然气、盐卤等矿。有化肥、缫丝、食品、造船等工业。泸合、赤合公路经此。赤水河与长江航道相通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笔架山、法王寺、石顶山农民武装起义地、抗元“神臂城”(老泸州)、合江烈士陵园、32111烈士纪念馆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洋口镇

    即今江西广丰县西南洋口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二》: 洋口镇巡司 “在广丰县西南。本朝雍正六年由柘杨砦巡司移驻”。(1)在江苏省如东县北部,岔洋河、栟茶运河两岸,濒临黄海。面积66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

  • 郑六桥镇

    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北郑陆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阳湖县图: 东北有郑六桥镇。

  • 金齿山

    在今浙江象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 金齿山 “在县南百六十里。《海防说》: 山岛岙颇多,有金齿门港,倭船往来,每栖泊于此,亦南路要冲也”。

  • 弁山

    即卞山。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引周处《风土记》云:“卞山当作冠弁之弁。”杨守敬《隋书地理志考证》:“按《宋书》:萧惠明为吴兴太守,郡界有卞山,则作‘卞’由来已久。”

  • 树颓河

    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境之清水河,合浑河注入黄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南,树颓水注之。”

  • 高罗宣抚司

    元改高罗寨长官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。元末明玉珍改为安抚司。

  • 隐静山

    又名五华山、五峰山。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南十五里。以山腰建有隐静寺得名。传为南朝梁杯渡禅师栖隐地。唐李白有 《送道隐禅师还隐静寺》 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繁昌县有隐静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太平州: 隐静

  • 法云 (雲) 寺

    在今江苏扬州市。东晋时为谢仁祖住宅,后建为寺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启三年 (887),“ (杨) 行密伏甲执 (高) 霸及丁从实、余绕山,皆杀之。又遣千骑掩杀其党于法云寺,死者数千人。是日,大雪,寺外

  • 崖门山

    ①在今贵州石阡县城西南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 “两山高下相并曰崖门,崖下水流合平茫水入大溪。崖门西上有洞悬空朝北,高峻莫能窥其深广。”清爱必达 《黔南识略》 卷17石阡府: 崖门山 “在城西南五里,两

  • 带城桥

    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南端,跨十全河上。《清一统志》 引 《苏州府志》: 带城桥 “迤逦近府治城南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