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阳驿
在今四川合川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合州:合阳驿“在州治东。水驿也。舟楫往来,此为必经之地”。
在今四川合川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合州:合阳驿“在州治东。水驿也。舟楫往来,此为必经之地”。
即盐川城。在今四川理县北下孟乡境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广德二年 (764),“严武拔盐州”。即此。
唐置,属羁縻棠州治。治所在今老挝甘蒙省东北甘结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老挝甘蒙省甘吉。属安南都护府棠州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引贾耽《边州入四夷道》:“自驩州西南三日行,度雾温岭,又二日至棠州日落县。”
即今四川忠县东北之石宝寨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0:玉印山寨“在州北八十里。国初有谭宏、谭文等据此梗化”。道光《忠州直隶州志》卷7:清康熙十九年(1680),谭宏等“踞忠州石宝寨以储粮”。
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)分江南道为东、西二道。江南西道辖原江南道中部之地,治所在洪州(今江西南昌市)。管辖宣、饶、抚、虔、洪、吉、袁、郴、鄂、岳、潭、衡、永、道、邵、澧、朗、连等州。辖境约当今江西、湖
北宋置,在今陕西子洲县东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绥德军:克戎砦“本西人细浮图砦,元丰四年收复,属延州延川县。七年改属绥德城。元祐四年,给赐夏人。绍圣四年收复,赐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绥德州》引《绥德州志》:克
即上界山。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水, 出南阳舞阴中阳山。”
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境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景谷县:“有木马山、良珠山。”
唐永徽二年(651)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北宋改淯井镇置,为盐监,属江安县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。以淯井为名。《宋史· 蛮夷传》: 大中祥符六年 (1013),“晏州多刚县夷人斗望、行牌率众劫淯井监,杀驻泊借职平言”。即此。政和四
在今福建连城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连城县:“大岭山在县西南五十里。高峻层叠,有路西北入长汀县界。”集镇名。在广东省东莞市南。大岭山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480。农产以稻、豆类、甘蔗等为主。盛产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