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瑜墓
在今安徽庐江县东二里。周瑜 (175—210) 字公瑾。庐江郡舒县 (今庐江县境内) 人。三国吴名将。建安十五年 (210) 卒于巴邱 (今湖南岳阳),归葬于此。明正统七年 (1442) 庐江知县黄金兰于墓前立 “吴名将周公瑾之墓” 碑。清刘廷鸾作“汉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周瑜墓铭”,立石于墓前。咸丰间墓遭破坏。1926年重修。1942年改圆顶墓为 “凸”形,墓前竖刻石两块。
在今安徽庐江县东二里。周瑜 (175—210) 字公瑾。庐江郡舒县 (今庐江县境内) 人。三国吴名将。建安十五年 (210) 卒于巴邱 (今湖南岳阳),归葬于此。明正统七年 (1442) 庐江知县黄金兰于墓前立 “吴名将周公瑾之墓” 碑。清刘廷鸾作“汉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周瑜墓铭”,立石于墓前。咸丰间墓遭破坏。1926年重修。1942年改圆顶墓为 “凸”形,墓前竖刻石两块。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二十里八岭山。朱植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五子。洪武十一年(1378)封卫,二十五年改封辽,就藩广宁州。永乐二年(1404)迁荆州府,二十二年卒。洪熙元年(1425)葬此。
北宋元符二年(1099)筑,属秦凤路。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。金大定二十三年(1183),会州城陷于西夏,侨治于此,名新会州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置,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。金为新会州治。
唐长安二年 (702) 置,治所在北庭都护府 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)。三年(703) 改为翰海军。唐长安二年(702年)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。属北庭都护府。次年改瀚
①在今河北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涉县: 通利渠在 “县西一里。下流入于涉河,居民资以灌溉”。②又名鱼君陂。在今河北任丘市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任丘县: “有通利渠。开元四年,令鱼思贤开,以泄陂
亦名大宁寨。即今广西贺县东北大宁河西岸大宁镇。明置大宁寨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贺县:大宁峒“在县东。其地有南乡六冲,连接湖广、广东,地遥山峻,易生戎心,防闲不易。今有大宁土巡司”。
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西五十里邓栅子乡。清于此设外委戍守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承德府丰宁县有“邓家栅”镇。
即今新疆哈巴河县境之哈巴河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“额尔齐斯自哈布河西北流五十里右会喀喇哈布河,河三源并发,为古尔班柯尔河,南流二十余里,经塔布博勒齐尔卡伦东,又南流八十余里为喀喇哈布河,入于
在今河北张家口市桥西区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徐达建,为明长城一关隘。清筑城楼,为扼守京都之北门。口外丛山夹谷,形势险要。也是连接边塞与内地交通要道,为汉、蒙商贸集散地。
①亦作崇州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南梁北巴州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86阆州: 隆州 “取其连冈,地势高隆为郡名。后魏 《典略》 云: 此州故有隆城坚险,因置隆州”。北
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开化县有九公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29六安县:“九公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。山有九石柱,似人形,人号为九公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