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丰 (豐) 站
元置。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二里。明改为和丰驿。
元置。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二里。明改为和丰驿。
又作额鲁特。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,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,将原属喀尔喀的厄鲁特台吉达木拜所部移牧科布多,编为一旗,置总管,不设札萨克。地在科布多西,布彦图河、科布多河
①即今河北石家庄市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获鹿县图:东有石家庄。光绪《获鹿县志》卷2:石家庄在“县东三十五里”。②在今宁夏灵武县南。《清史稿·刘松山传》:同治九年(1870),广东提督刘松山镇压回民
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。唐置陁和镇。宋置中镇砦。明置中镇巡检司,后移于今峨眉山市南之大为镇。清设经历。民国初设县佐。1950年迁峨边县于此。
即今黑龙江省宾县治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“宾县,土名苇子沟。”
唐置,属吴县。即今江苏吴江市。五代吴越天宝二年 (909) 于此置吴江县,故至今仍以松陵为吴江的别称。在江苏省吴江市北部、京杭运河两岸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3平方千米。人口1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汉临淄县,东汉作临菑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。
在今山西新绛县城内。相传创建于唐,张士贵挂帅寓此,故亦称帅正堂。原为绛州州衙内的正堂。
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玄宗纪》:开元十四年(726),玄宗“猎于方秀川”,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《旧唐书·玄宗纪》:开元十四年(726年)“幸寿安之方秀川”,即此。
简称黑山监军司。西夏置,为十二监军司之一。治所在黑山 (今宁夏中卫县北二十五里黑山嘴。一说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南狼山隘口; 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龙首山口)。元改置兀刺海路。
①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沁水县: 嵬山在 “县东九十里。一名隗山,其形峻岌,与群山连绵不绝”。②即今浙江东阳市东北五十里巍山屏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东阳县: 嵬山 “与大白 (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