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和林格尔县

和林格尔县

1912年改和林格尔厅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。清康熙时于此置二十家子台站。蒙古语称为和林格尔,故名。1914年属绥远特别区归绥道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54年属内蒙古自治区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,东南临山西省。属呼和浩特市。面积 3410 平方千米。人口18.9万。辖1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和林格尔,蒙古语意为“二十间房子”。清康熙年间在今县城置驿站,名二十家子。西汉置成乐县(今县西北土城古城),属定襄郡,郡治成乐。三国魏甘露三年(258年)为拓跋力微进据盛乐。力微孙猗卢封代,始筑城为代北都。后来什翼犍即代王位,建都盛乐,并在城南筑新城。唐龙朔三年(663年)置云中都护府,治古盛乐城;麟德元年(664年)改为云中都护府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置云川卫,属山西行都司;后为蒙古土默特部驻牧。清康熙年间置驿站(今城关镇)。乾隆元年(1736年)置和林格尔协理通判厅,二十五年改为和林格尔理事厅,属归绥兵备道。光绪十年(1884年)改抚民通判。1912年废厅置县,属绥远观察使公署。1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,1928年属绥远省。1949年属和林格尔专区,1950年改属萨县专区,1952年改属集宁专区。1954年改属平地泉专区;同年撤销绥远省,并入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撤销平地泉专区,并入乌兰察布盟,随属。1995年划归呼和浩特市。地处大青山南麓,向河套平原过渡区。有浑河、宝贝河等河流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、小麦、莜麦、糜黍等,畜产牛、马、羊、猪。特产麻黄、党参、甘草、黄芪等。有金、银、铜、铁、石油、石灰石、云母等矿。工业有化工、地毯、造纸、砖瓦、酿酒、皮革等。丰准铁路、209国道、托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护马校尉墓、秦长城遗址、汉盛乐城遗址、东汉振武城遗址、唐云州城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崇洛市

    即今福建建阳市东北四十里崇洛乡。明嘉靖 《建阳县志》 卷3: 崇洛市 “在洛田里”。

  • 新寨

    ①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北六十五里。山势高峻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 “左接池荷,右临乌巢,为苗寨最雄峙之地”。②在今湖南新宁县西二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③在今贵州黎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

  • 柳子山

   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沔水又东合檀溪水,水出县西柳子山下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80襄阳府: 柳子山 “在襄阳县北七里。襄河、檀水出其下。又有柳子水,梁简文为州,日泛舟穷柳子之源”。

  • 祝塘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五十里祝塘镇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 卷2: 祝塘市 “市跨直塘河,廛肆殽列,颇称繁庶”。在江苏省江阴市南部、祝塘河两岸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祝塘,人口1万。古称筑塘

  • 越窑

    唐至五代著名青瓷窑之一。窑址原在浙江会稽山和曹娥江沿岸,后移至余姚上林湖 (今属慈溪)。宋代以后,龙泉青瓷兴起,越瓷才走向衰微。

  • 宜民戍

    在今湖北京山县境。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元嘉年间,讨幸诸山犬羊蛮,“庆之令诸军斩山开道攻之,而山高路险,暑雨方盛,乃置东冈、蜀山、宜民、西柴、黄徼、上麦六戍而还”。

  • 磁湖铁务

    北宋置,属大冶县。在今湖北黄石市西铁山区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大冶县: “磁湖一铁务。”

  • 武城川

    即今甘肃武山县西山丹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武城川水 “津源所导,出鹿部西山,两源合注,东北流径鹿部南,亦谓之鹿部水。……东北注渭水”。

  • 上陌县

    北魏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。北周将宛县省入改为上宛县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。属南阳郡。北周并宛县入上陌,改名上宛县。

  • 小丹山

    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宁波府一》:小丹山“在奉化县西五十里四明山南。上有二洞如广厦,可容五六十人,岩罅水流,紫绀赤色。《云笈七籤》所谓丹山赤水是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