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武州
北宋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。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。后讹为和宏州。元改为镇宁州。
北宋置,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。属成都府路。辖境约相当今格凸河以西,打帮河以东一带。南宋因之。后废。另说宋置羁縻州,在四川省境内。
北宋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。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。后讹为和宏州。元改为镇宁州。
北宋置,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。属成都府路。辖境约相当今格凸河以西,打帮河以东一带。南宋因之。后废。另说宋置羁縻州,在四川省境内。
①西汉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攸县西南六十里。初元元年(前48)封长沙剌王(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 误作“孝王”)子宗为阳山侯,即此。寻改名阴山县。②西汉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东青莲镇东南连江
1913年改龙陵厅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龙陵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西部,东南濒怒江。属保山市。面积 2883 平方千米。人口26.9万。辖3镇9乡(含1彝族傈僳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
即叶密立。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。元刘郁《西使记》:“行渐西,有城曰业瞒。”即此。
北宋置,属羁縻智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。属智州。后废。
①即今四川泸县北桐兴乡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卷2:兴隆场“距州一百里”。产煤。②即今四川安岳县南六十里兴隆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兴隆场“在治南六十里”。③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南兴隆镇。清光绪《潼川府志》
五代南唐升元二年(938)改永阳县置,属滁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北瓦岗村。《寰宇记》卷128永阳县:来安水以“来安村为名”,县以来安水为名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)废入清流县,十八年(1148)复置,
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境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 柴桑山 “其上多银,其下多碧、多冷石赭”。晋陶潜家于柴桑,即此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25长安县: 雁鹜陂,“地方六顷,承昆明池下流,在镐池北。沈约诗曰: 东出千金堰,西临雁鹜陂”。久废。
即今河南滑县东南留固镇。民国 《重修滑县志》 卷6: “留固集,距城二十五里。”
五代楚置,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