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哲蚌寺

哲蚌寺

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十里半山坡上。明永乐十四年 (1416) 由喇嘛教格鲁派 (黄教) 始祖宗喀巴的弟子嘉央曲结兴建。寺占地面积约二十五万平方米,僧侣最多时曾达万人,为西藏地区规模最大的寺庙。现寺内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、洛色林札仓、德芝札仓、葛丹颇章、甲央拉康等,为明清以来陆续修建。寺内收藏的历史文物、佛教经典及工艺美术品十分丰富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5千米的山坡上。明永乐十四年(1416年)由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绛央却杰兴建。殿宇连接,规模宏大,层次错落有致,具有藏族宗教建筑艺术的特色。全寺分果芒、罗色林、德央、阿巴4个扎仓(经学院)。僧人定额为7700人,是西藏地区最大的寺院,也是全国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。与甘丹寺、色拉寺合称拉萨市“三大寺”。主要建筑措钦大殿经堂,雄伟壮观,有183根立柱,雕刻精美,可容9000名喇嘛诵经。寺西南方的甘丹颇章(宫),约建于明嘉靖九年(1530年),为达赖二世至五世居住的地方。历世达赖都以此寺为母寺。寺内收藏的历史文物、佛教经典及工艺美术品十分丰富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哲 蚌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丹兜场

   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。产海盐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 “海北盐场”引《县志》:“白石场在县东南九十里。又东有官寨、丹兜二场, 皆明洪武中建。”

  • 文学泉

    即陆子泉。在今湖北天门市北门外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复州:文学泉“即陆羽井”。又称陆子井,俗称三眼井。在湖北省天门市北门外。传唐代《茶经》作者陆羽,曾在此取水品茶。陆羽曾拜太子文学之职,故以“文学”名泉

  • 汾河

    源出今河南商水县西,东南流经项城县南,至沈丘县南入濄河(今泉河)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陈州府淮宁县:“汾河自商水流入县西南,又东入项城。”汾河为今泉河上源之一。古称汾水。黄河第二大支流。在山西省中部。《

  • 颍州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颍川卫。在今安徽阜阳市内。清废。

  • 大龙华

   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。1939年5月,八路军在此强袭日本侵略军,“大龙华战斗”全歼守敌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易县城西部。大龙华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400。传昔有龙华店铺,因名龙华店。后分为两村,此村较大,

  • 夜郎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牂牁郡。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东晋南朝时为夜郎郡治。梁大宝后废。②南朝梁置,为夜郎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境。隋废。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夷州。治所在今

  • 哈喇和林河

    指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和宁路: “始名和林,以西有哈剌和林河,因以名城。” 蒙古窝阔台汗七年 (1235) 建都城于河东岸,作万安宫。

  • 胜巳山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南十二里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21: “ 《志》 云: 白帝城东十五里有胜巳山,以高出众山之上也。王十朋命名龟龄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奉节县 “白盐山” 条下: “胜巳山在府

  • 阳管镇

    北宋置,属穰县。即今河南镇平县治。

  • 游鱼铺

    明置。即今贵州铜仁市西南鱿鱼铺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