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唐山市

唐山市

1938年改唐山镇置,属河北省。治所即今唐山市。


在河北省东部,南临渤海,邻接天津市。面积 1.35 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802平方千米)。人口706万(市辖区294.9万)。辖路北、路南、古冶、开平、丰润、丰南6区和滦县、乐亭、迁西、玉田、滦南、唐海6县,代管遵化、迁安2县级市。市人民政府驻路北区。因境内唐山而名。本滦州地。清光绪三年(1877年)在此建唐山煤矿(今开滦煤矿),光绪二十四年设唐山镇。1925年与1928年在滦县唐山镇,曾两次设唐山市,但均未确定政务与市界。1938年复设市,属滦县。清光绪《滦州志》:唐山“周回数里,复岭重冈。其东麓则陡河萦带,有流泉十数道注之。相传后唐李嗣源曾屯兵于此,立石城二百余丈,基址尚在。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,葬于此,后人建庙祠之。山以唐名实由于此”。1949年升为河北省辖市。1958年降为县级市,属唐山专区。1960年复升省辖市,原唐山专区所辖秦皇岛、汉沽二市和迁安、昌黎、乐亭、玉田、遵化、滦县、丰润七县划归唐山市。1961年复设唐山专区,唐山市及所辖各市县还属之。1968年改唐山地区。1978年改为省辖市。1983年撤销唐山地区,所属丰润、丰南、滦县、滦南、玉田、遵化、迁西、迁安、唐海九县和秦皇岛市乐亭县划入。1992年遵化县改市,1994年丰南县改市,1996年迁安县改市。2002年丰南市和丰润县改区。北部为燕山山地丘陵区,中部为燕山山前平原区,南部为滦河三角洲平原区。滦河、陡河、蓟运河等南流入海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有小麦、玉米、稻、花生、甘薯、棉花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金、铜、石灰石、铝土等。工业以煤炭、钢铁、电力、机械、建材、陶瓷、化工、造纸、食品为主。京哈、京秦、大秦铁路,京哈、唐山—唐山港高速公路,102、205、112国道和平大等公路纵横境内。唐山港为重要口岸。有唐山工程技术学院等高等学校。古迹有遵化清东陵、明长城等。纪念地有冀东烈士陵园、乐亭李大钊故居。1976年7月28日发生唐山大地震,有抗震纪念碑、地震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累山

   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横溪水“出三累山,其山层密三成,故俗以为三累名山……山下水际有二石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引《陕西通志》:“今有三峡山,在韩城县西北四十里,疑即三累山也。”

  • 义山县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马岭县置,属怀泽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北八十里。乾元元年(758)属贵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省入郁林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马岭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西

  • 坤德六合殿

    北魏平城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 太和三年 (479) “春正月癸丑,坤德六合殿成”。

  • 利县

    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四十里利城。东汉属乐安国。西晋改利益侯国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。属齐郡。南朝宋废。

  • 浪峤

    即琅峤。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。《明史·鸡笼传》: “其地北自鸡笼,南至浪峤,可一千余里。”即“琅��”。

  • 芦潭镇

    即今江西永修县东北芦潭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古镇名。又名芦潭市。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东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桑园沟口

    即今河北平山县西北桑园口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平山县: 桑园沟口 “在县西北百二十里,北至龙泉关二百二十八里。弘治元年置戍。其南为牛圈沟、神堂岭、石槽沟等口,俱宏治嘉靖间戍守处”。

  • 诸由观集

    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北四十九里诸由观镇。清同治 《黄县志》 有诸由铺。1984年设镇。

  • 岭宗

    又作岭营、林谿、岭谿、领谿。治所即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林村。

  • ①商、周时方国。在今陕西眉县西南。殷末,参加周武王伐纣战争。《尚书·牧誓》: “及庸、蜀、羌、髳、微、卢、彭、濮人,称尔戈,比尔干,立尔矛,矛其誓。” 一说 “微” 通 “眉”,在今四川眉山县。②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