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喀什噶尔河

喀什噶尔河

一名葱岭北河。在今新疆西南部。源出帕米尔高原,上游为克孜勒苏河。至喀什市东北称为喀什噶尔河,东北流注入塔里木河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“喀什噶尔河,回语谓各色为喀什,砖屋为噶尔,地富庶多砖屋也。”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部。内陆河。源出帕米尔高原。上源称克孜勒河,出于吉尔吉斯斯坦。河水多供灌溉,愈到下游水量愈少,最后消失于沙漠中。长505千米,流域面积1.15万平方千米。原为塔里木河上源之一,汇入叶尔羌河,现因灌溉引水增加,尾水止于伽师县水库。现已不与塔里木水系相通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庙矶滩

    亦名庙基滩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。明嘉靖 《云阳县志》 卷上: 庙基滩在 “县东三十里。蜀道险地”。两岸石咀夹束,江面甚逼,江心又有石梁一道,横亘南北,水流至此,漩折成涡,名曰迴水沱,舟行屡遭覆溺。

  • 南恶礁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美济礁。1935年命名为南恶礁。1947年改名美济礁。

  • 苏分地面

    在今吉林汪清县东绥芬河上游地方。《明孝宗实录》卷197:弘治十六年(1503),“阿速江卫并埇坎、苏分地面野人……俱欲朝贡”。

  • 武平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四年 (1391) 置,属福建行都司。治所在今福建武平县西南武平。清顺治十二年 (1656) 废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置,治今福建省武平县西南武溪。属汀州卫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年

  • 绥南寨

    北宋大观元年 (1107) 废文州置,属观州。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盘阳。南宋绍兴四年 (1134) 废。北宋大观元年(1107年)废文州置寨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盘阳。南宋绍兴四

  • 锡坑墟

   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锡坑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90: 长乐县有锡坑坝汛。

  • 梁垛场

    即今江苏东台市东南十八里梁垛镇。傍串场河。产海盐。清时设盐课大使。民国初与富安场并而为一,改名安梁场。1912年后废。

  • 榆次县

    秦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即今山西榆次市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(448) 废。景明元年 (500) 复置榆次县。北齐废,移中都县治此。隋开皇十年 (590)改中都县为榆次县,属并州。大业初属太原郡。唐属太原府

  • 马街

    即今云南元谋县治。清光绪四年(1878)元谋县迁治于此。(1)区片名。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部。西山区人民政府和马街街道办事处驻地。人口7.7万。马街,即午日(属马)赶集而名。地处滇池西北岸坝子。有电

  • 随驾山

   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五十里元 《至顺镇江志》 卷7: 随驾山“在 (丹阳) 县北五十里经山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镇江府丹阳县: 随驾山 “相传秦始皇尝过此,今县北十五里有秦驰道,亦以始皇名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