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转汛
在今江西波阳县西鄱阳湖滨团转。清于此置团转汛。
在今江西波阳县西鄱阳湖滨团转。清于此置团转汛。
古地名。在今云南大理市东的凤仪坝子。《隋书·史万岁传》: 开皇间,史万岁 “渡西二河,入渠滥川,行千余里,破其三十余部”。即此。一说在今晋宁县附近。在今云南省晋宁县一带;一说即县东南五里,东北流入滇池
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一百二十里,接浙江临安县界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三年(913),“吴行营招讨使李涛帅众二万出千秋岭,攻吴越衣锦军(今浙江临安县)。千秋岭道险狭,钱传瓘使人伐木以断吴军之后而击之,
即今贵州桐梓县东北木瓜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卷6桐梓县:木瓜庙在“城东北百八十里”。
元至元二十四年 (1287) 置,属仁德府。治所在易浪湳龙 (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九十二里古城)。次年改归厚县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置,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。属仁德府。
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北,与商州市、蓝田县交界处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丹水县: “水出上雒冢领山。” 又上雒县: “ 《禹贡》 雒水出冢领山。”《水经·丹水注》: “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,一名高猪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山(白帝城)。为祭祀公孙述之庙宇。始建年代不详。唐杜甫《上白帝城》诗云:“白帝空祠庙,孤云自往来。”据此唐已有祠庙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白帝庙“旧州城内。有三石笋犹存。公孙
即今湖北新洲县南涨渡湖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黄冈县西北有涨渡湖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卷10黄冈县: 涨渡湖 “在县西北九十里”。在湖北省东部武汉市新洲区南。因水位季节变化显著,“涨需渡,涸可涉”
在今甘肃通渭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巩昌府一》: 炼铜坪 “在通渭县东南六十里。有洞产煤”。
亦作杨老坡。即今贵州福泉县东南凤山镇。旧有驿丞及把总驻此。
元置,属茫部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威信县境。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后废入芒部府。元置,治今云南省彝良县东北。属芒部路。明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