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阳渠
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堂阳县: “西南三十里有渠,自钜鹿入县境,下入南宫,景龙元年开。”
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堂阳县: “西南三十里有渠,自钜鹿入县境,下入南宫,景龙元年开。”
清道光九年(1829)置,属甘肃西宁府。治所在丹噶尔城(今青海湟源县)。1913年改为湟源县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柳州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北周安圩。八年 (625) 属澄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马平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北周安圩。属柳
即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驻地优干宁。清属河南蒙旗区,盛产全国闻名的“河曲马”。
明末清初索伦部城寨。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绥安站附近。《清太宗实录》卷51:崇德五年(1640)四月,萨穆什喀等讨博木博果尔,达尔布尼等“聚七屯之人于兀库尔城”。
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南三十里。《宋史· 地理志》 晋宁军: 弥川砦 “地名弥勃川,元符二年赐名”。金正大三年 (1226) 升为弥川县。
即兰风山。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六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6余姚县:“兰芎山,《会稽录》云,昔葛玄隐于兰芎山,后于此仙去。”
唐开元七年 (719) 改武圣县置,属魏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。天祐三年 (906) 改武阳县。五代唐复改朝城县。北宋属开德府。金属大名府。元属濮州。明属东昌府。清属曹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
在今河北易县西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子庄溪水“北出于子庄关,南流径五公城西,屈径其城南。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。光武帝即帝位,封为五侯,元才北平侯,益才安憙侯,显才蒲阴侯,仲子新市侯,季才为唐侯,所谓中山五
一名上蔡。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昭襄王三十三年 (前274),“客卿胡阳攻魏卷、蔡阳、长社,取之”。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蔡阳,今豫州上蔡水之阳,古城在豫州北七十里。”
古岛屿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林加岛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卷中:龙牙国“在旧港北。由峡口水路到此,顺风约三日。由此北行日余,则为柔佛。西北行日余,则至霤哩。此山多木,大者数十围。中华洋船至此,多换桅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