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夏县

夏县

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 改北安邑县置,属河北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6夏县: “因夏禹所都为名。” 北周建德七年(578) 移治今夏县,为安邑郡治。隋大业初属河东郡。唐属陕州。金属解州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八年(494年)改北安邑县置,治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。属河北郡。后为安邑郡治。北周建德七年(578年)移治今夏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黄河北岸、中条山西麓,东南邻河南省。属运城市。面积1352平方千米。人口35.3万。辖6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瑶峰镇。古为安邑地,夏禹建都于此。春秋属晋。战国初为魏国都。秦置安邑县,为河东郡治。两汉、魏、晋因之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分安邑县为南、北安邑县,十八年北安邑县改夏县,治今县西北禹王城。北周建德七年(578年)移今址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夏县“以夏禹所都之地为名”。隋属河东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属虞州,贞观十七年(643年)属绛州,大足元年(701年)改属陕州,不久复属绛州,乾元三年(760年)又属陕州。北宋因之。金贞祐三年(1215年)属解州。元、明不改。清因之。1914年属河东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运城专区,1951年属晋南专区。1967年属晋南地区,1970年属运城地区。2000年属运城市。黄河、涑水河、白沙河、姚暹渠、泗交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谷子为主。矿产有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铝、煤、铝土、大理石、石英、石膏等。工业有采矿、电力、机械、化工、纺织、制药、建材、玻璃、食品等。同蒲铁路和太风、太茅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东下冯遗址、司马光祖茔、堆云洞、薛嵩墓碑、禹王古城、温泉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得胜堡

    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六十五里得胜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得胜堡在 “府北五十里。嘉靖二十年置,万历二年增修,周三里有奇”。

  • 尚嵇镇

    1932年置,即今贵州遵义县 (南白镇)东南尚嵇镇。

  • 阿勒巴昔哈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漠河县东北之额木尔河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4:“额穆尔河,一作厄牧勒,《清统志》作勒木里,《提纲》作厄母里,旧档作阿木尔,《中外舆图》作阿勒巴昔哈河。县(今漠河乡)南八十里。……又东北流十

  • 练潭

    在今安徽桐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桐城县: 练潭 “在县西南七十里。郡北高河、黄马河诸水俱汇于此,引而东南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桐城市东南部、嬉子湖西岸。属双港镇。人口 3500。因南临练潭河得名。

  • 靳家河

    即今河北滦南县西小青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滦州: 靳家河 “一名小青龙河,亦汇众流达潮河以入海”。

  • 投龙潭

   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》:投龙潭“在吴县西南。唐皮日休诗:龟山下最深,恶气何洋溢。涎水暴龙巢,腥风卷蛟室”。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鼋山下。唐皮日休有诗。

  • 郎布池

    即今西藏改则县西南昂拉仁错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载: 郎布池 “近查布也萨噶池之北,池广二百二十余里”。

  • 葛鲁城

    亦作葛笼城。为大理国屈部居住城。在今四川德昌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德昌路: “在建昌西南,所居蛮号屈部。元至元九年内附。十二年立定昌路,以本部为昌州。二十三年罢定昌路,并入德昌路,治本州葛鲁城。”

  • 赤湾汛

    在今广东深圳市蛇口西赤湾。清于此建左、右炮台,为新安县门户。

  • 白龙湾

    即今山东高青县西北白龙湾。《清一统志·武定府》:白龙湾“在青城县西北十八里。大清河所汇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