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利州
唐贞元十二年(796)置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镇安附近。后废。
唐贞元十二年(796年)置,治今越南安沛省镇安附近。后废。
唐贞元十二年(796)置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镇安附近。后废。
唐贞元十二年(796年)置,治今越南安沛省镇安附近。后废。
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钦州: 淡水湾 “在州南百三十里。《志》 云:湾在龙门之前,旁有巨石,淡水出焉,舟楫往来,恒取汲于此。正德八年,安南入寇,官军败之于此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
古名宝子山、宝山。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忠山。南宋庆元间建诸葛武侯庙于宝山,明改为大忠山。《清一统志 · 泸州》: 宝山,“ 《旧志》:山在州西一里。即州城后之枕山,明又改名大忠山”。在四川省泸州市西郊。明
亦作天桥厂。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天桥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1915年改置县佐。
明永乐二年(1404)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老挝琅勃拉邦。辖境约当今老挝北部。明末废。
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两崖壁立,下有一孔,若鲇鱼口,长十余里。乌江经此,湍流澎湃,险不可言。”
亦作大隆墟。即今广西平南县南大新镇大中村。清光绪《平南县志》卷4:大隆墟“即大冲墟,陆路离城七十里”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大现礁。1935年命名大觅出礁。1947年改名大现礁。
1914年由下川南道改置,属四川省。治泸县(今四川泸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仁寿、井研、沐川、马边、雷波以东(犍为、荣县、威远除外),资阳、资中、内江、隆昌、泸州、泸县、合江以南地区及宁南县地。1928
即今新疆若羌县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3:婼羌县,“近有四百余户,二千余人,始设卡克里克县丞。光绪二十九年升为婼羌县。无城郭牙署,官租民房而居”。
即今陕西宝鸡县西马尾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绥阳溪水 “上承斜水,水自斜谷分注绥阳溪,北届陈仓入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