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仓屿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,渔翁岛与白沙岛之间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大仓屿“澎民罕到,只一圹土耳”。今有大仓村。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,渔翁岛与白沙岛之间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大仓屿“澎民罕到,只一圹土耳”。今有大仓村。
在今四川天全县西南思经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天全六番招讨司,有思经百户所。
①又名同孝山。在今江苏铜山县西二十五里夹河乡闸口村。《水经·获水注》: “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。山阴有楚元王冢,上圆下方,累石为之,高十余丈,广百许步,经十余坟,悉石也。” 《明一统志·徐州》: 楚王山
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五十里连江与北江汇口处的江口咀。明于此置洸口巡司。
即犨。 春秋时为郑地, 后属楚。 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五十里。古邑名。又作犨。春秋郑邑,后属楚。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。
又名书山、大章山。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书山“一名太傅山。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,后赠太傅,故名”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宝鼎元年(266),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,劫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,“至建业众万余人。丁固、诸葛靓逆之于牛屯,大战,但等败走。获谦,谦自杀”。《资治通
一名狗峡。在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西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径狗峡西,峡崖龛中石隐起有狗形, 形状具足, 故以狗名峡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: 白狗峡“在秭归县东三十里。据《道经》系七十二福地之
唐方镇名。文德元年(888)置,治所在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市)。天祐元年(904)徙治京兆府(今陕西西安市)。五代梁改名永平军。
在南海中中国东沙群岛内,位于东沙岛西北约40海里,在北卫滩之南。是隐没在水下的珊瑚暗滩。1947年中国内务部公布名称为南卫滩。
①即今黑龙江省兰西县南榆林镇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兰西县 “辖一镇: 榆林镇”。②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南榆林乡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 “东周镇” 条下: 榆林镇 “在县西南八十里五巑关之南”。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