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围关
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大为镇。明置大围山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二》:大围关“在峨眉县西南八十里”。
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大为镇。明置大围山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二》:大围关“在峨眉县西南八十里”。
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三街镇西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灵川县:西峰山“在县西北二里。高数百丈。三面峭拔,其中坦夷。上有龙泉,每日三涨三落”。
在今云南大理市(下关)北二十六里,大理旧城南门内正街。清咸丰六年(1856)杜文秀起义军攻占古城大理,推举杜文秀为“总统兵马大元帅”,建立大理政权,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, 在周围新筑土城, 称为
清雍正十年(1732)设,属蒙古土谢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乌勒吉图南。
北宋置,属永嘉县。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永兴镇。清设盐课司于此。北宋置,在今浙江省温州市东南海滨。清设盐课司于此。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年)筑堡。
唐初置,治成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境。旋废。开元二十六年 (738) 改置怀德县。
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七十里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0: 楚里塔哈山,“喀拉苏、特拉布觉克二水出焉,东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”。
宋大理置,属威楚府。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漠沙附近的山上。明万历《云南通志》卷4新化州:马笼山“在州西一百里。蛮酋尝结寨其上,号马笼部”。元代废入马龙他郎甸长官司。
①西汉元狩元年(前122)置,治所在陈留县(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市及尉氏县以东,宁陵县以西,延津、长垣县以南,杞县、睢县以北地。西晋改为陈留国,移治小黄县(今河南开封县东北)。
即今四川华蓥市东北天池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广安州:天池铺“在州东八十里”。
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南二十六里油坊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