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岞山

大岞山

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大岞。明末清初仍悬在海中,现已与大陆相联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惠安县“獭窟山”条下:“又大岞山,在县东南海中。山顶有洞, 由小石门入丈余,折而右转,巨石如屏,可蔽内外,容数百人,一人持戟守门,千百人攻之不可入。明初居人避倭乱于此,寇不能攻。嘉靖三十八年,倭寇犯郡,继而自祥芝、石湖、乌浔分道出海,参将王麟追败之于此。”


在福建省惠安县东南。清初以前为海中一岛屿,现已与大陆相连。明初居民避倭寇于此。明洪武时置千户所,筑城于崇武,清裁所设汛,于大岞山置炮台三,以资守御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泉州府惠安县:“明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,倭寇犯郡,自祥芝、石湖、乌浔分道出海,参将王麟追败于大岞山。”即此。山中名胜古迹众多,有滴水弹琴、孤屿冬青、军马石洞等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扬州府

    元至正二十六年(1366)朱元璋改维扬府置,属南京。治所在江都县(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,宝应以南、仪征以东地。清属江苏省。1912年废。明初改维扬府置,治江都县(今江苏扬州市),属京

  • 浈阳峡

    一名皋石山。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。《艺文类聚》 卷6引王韶之 《始兴记》: “梁、鲜二水口下流有浈阳峡,长二十余里。山岭纡郁,丛流曲勃。” 《水经· 溱水注》: “溱水又西南,历皋口、太尉二山之间,

  • 九姓罗氏党蛮夷长官千户所

    亦作九姓党蛮夷长官司。元至元中改夷民罗氏党九人把总置,属永宁路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久庆镇。明洪武六年(1373)改为九姓长官司。

  • 亭川

    即今湖北东北部长江支流举水。《陈书·周炅传》: 太建五年 (573),定州刺史田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入于齐,“龙升使弋阳太守田龙琰率众二万阵于亭川”。即此。

  • 山北村

    在今河北易县东北。1916年山北村村民为反对袁世凯清丈土地和加捐加税政策,组成山北社。

  • 马塘

    ①即今江苏如东县西马塘镇。1940年以后先后为苏中革命根据地如皋、如东县治。②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饶州鄱阳县:“东北四里有马塘,北六里有土湖, 皆刺史马植筑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50

  • 沈家灶镇

    即今江苏大丰县南四十二里沈灶镇。产盐。旧属东台县,1942年划归台北县(后改名大丰县)。

  • 青石梁

    在今河北滦平县西南,为出古北口第一大岭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二》: 青石梁 “与黄土梁形势相连,自两间房至常山峪,群峰绵亘,青石梁最峭拔,高出诸山之上”。

  • 同山

    一名童山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“一水径土军东,分为蓼沟,东入白祀陂,又南分,东入同山陂。”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卫县“有同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浚县:“相传武王伐纣,诸侯会同于此,因名。

  • 三段岭

    在今广东平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平远县:三段岭在“县东南二十二里。段亦作断。三岭相接,纡回断续,通道所经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