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获山
在今四川苍溪县东三十里王渡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苍溪县:大获山在“县东三十里。有大小二峰,小峰上有一石井,出泉不竭;大峰上有池,广数亩,谓之天池。宋江环绕其下,石城四周,即宋余玠所筑,以护蜀口者”。南宋淳祐三年(1176)修筑此城,移阆州治此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八年(1257)帝伐宋,十一月“进攻大获山,守将杨大渊降”。即此。
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南。海拔599米。森林茂密。古人来此打猎收获甚大,故名。山上原有城,南宋绍定中都统孙臣、王坚所筑,淳祐三年(1243年)制置使余玠增修。
在今四川苍溪县东三十里王渡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苍溪县:大获山在“县东三十里。有大小二峰,小峰上有一石井,出泉不竭;大峰上有池,广数亩,谓之天池。宋江环绕其下,石城四周,即宋余玠所筑,以护蜀口者”。南宋淳祐三年(1176)修筑此城,移阆州治此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八年(1257)帝伐宋,十一月“进攻大获山,守将杨大渊降”。即此。
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南。海拔599米。森林茂密。古人来此打猎收获甚大,故名。山上原有城,南宋绍定中都统孙臣、王坚所筑,淳祐三年(1243年)制置使余玠增修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南晋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境。八年 (625) 废。
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北乌兹根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讹迹邗”。即此。
①西魏改吉阳县置,属魏兴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九十里老县街东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移治今安康市。隋大业初改名金川县。②隋置,属儋耳郡。治所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东北。唐初废入昌化县。贞
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西北一百七十余里之典角。为阿里去克什米尔、拉达克交通要道所经之地。民国 《西康西藏详图》 作碟穆绰克。
清置,属万泉县。即今山西万荣县城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一》: 解店镇 “有土城,周二里,南北门二。本朝康熙初建”。1954年为万荣县治。(解xiè) 在山西省万荣县东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8.6
即大勐麻。今云南云县东南大寨乡。明、清时设土巡司于此。
即今河北石家庄市十八里于底乡。明嘉靖《获鹿县志》卷2:于底集“在城东十五里”。
一称尤徕山,又作尤来山、尤崃山。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四十里。大汶河、小汶河之分水岭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 “徂来之松。” 即此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 汶水 “又西南流径徂徕山西,山多松柏”。宋石介筑室其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东北,六朝建康子城北。《南齐书·东昏侯纪》:永元三年(501)夏,“于阅武堂起芳乐苑, 山石皆涂以五采,跨池水立紫阁诸楼观,壁上画男女私亵之像。……又于苑中立市,太官每旦进酒肉杂肴
即上朱岭。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