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原县

太原县

①东晋义熙中侨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升城(今山东长清县东北)。南朝宋为太原郡治。北魏为东太原郡治。北齐废。

②南朝梁置,属汝南、太原郡。治所当在今安徽阜南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

③隋开皇十年(590)改晋阳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与晋阳县(改龙山县置)同驻太原城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)。大业初为太原郡治。唐、五代为太原府、河东节度使治所。后周时北汉都此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改置平晋县。明洪武八年(1375)复为太原县,属太原府。1914年改为晋源县。


(1)古县名。晋义熙中侨置,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北。南朝宋元嘉十年(433年)立太原郡。孝建初以县为郡治,后兼置并州于此。北齐废。(2)古旧县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改晋阳县置,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,为并州治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平北汉,县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移置平晋县,八年改名太原县,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。明、清属太原府。1947年改晋源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邱雄山

    俗称龙海山。在今云南陆良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陆凉州:邱雄山“在州(旧州)东七里。上有方池,水无盈缩。分酾山椒,凡十八道,谓之十八泉”。

  • 舂陵县

    ①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北五十六里柏家坪镇。西汉高帝五年 (前202) 属长沙国。元朔五年 (前124) 属零陵郡。武帝封长沙定王子买为舂陵侯。即此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舂陵县“本冷道县之

  • 嘉禾驿

    在今江西南丰县东一里。唐开元间于此置南丰县。后徙废。

  • 三阳湖

    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西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复州:三阳湖“在玉沙县西二里。东曰朝阳,南曰南阳,北曰水阳,故曰三阳”。即“昭阳湖”。

  • 赤沙上寨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永从县:赤沙上寨“在县(今永从镇)西。又县南有赤沙中寨,县东有赤沙下寨”。

  • 白塔河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白塔河村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江都县东北有白塔河。民国《江都县续志》卷1:白塔河“在县城东北宜陵镇东,运盐河北岸。距城陆路四十五里,水路七十六里”。

  • 六镇

    北魏为防御北方柔然等部的侵扰,在京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)东,阴山以南, 自西而东先后建立六个军事重镇:即沃野镇(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)、怀朔镇(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白灵淖尔乡城库伦古城)、武川镇(今内蒙古

  • 圆岭

    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肇庆府新兴县: 圆岭 “高百余仞,周五十里。或讹为贤岭”。

  • 町店

    即今山西阳城县北町店乡。1938年6月,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曾在此袭击日本侵略军,称为“町店战斗”。

  • 夏克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在今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境。《汉藏史集》 (藏文版) 载: 元朝设宣政院,在乌思(即前藏) 置驿站七个,夏克为乌思七大驿站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