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军
①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置,治所在兴化县(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)。同年改为兴化军。
②北宋太平兴国八年(983)改廉州置,治所在海门镇(今广西合浦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、浦北二县及北海市地。咸平元年(998)复改为廉州。
北宋太平兴国八年(983年)置,治海门镇(今合浦县)。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和合浦县地。属广南西路。咸平元年(998年)改廉州。
①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置,治所在兴化县(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)。同年改为兴化军。
②北宋太平兴国八年(983)改廉州置,治所在海门镇(今广西合浦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、浦北二县及北海市地。咸平元年(998)复改为廉州。
北宋太平兴国八年(983年)置,治海门镇(今合浦县)。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和合浦县地。属广南西路。咸平元年(998年)改廉州。
即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四十里思旺镇。明置秦川巡司于此。清咸丰初,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部、浔江支流思旺江中游东岸。面积153平方千米。人口8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思旺圩,人口3580
在今江苏泗洪县境。《后汉书·张禹传》:东汉元和三年 (86),张禹为下邳相,“徐县北界有蒲阳坡,傍多良田,而堙废莫修。禹为开水门,通引灌溉,遂成熟田数百顷”。注引 《东观记》: “坡水广二十里,径且百
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新泰县: 榆山 “山多榆”。故名。
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八里。为太室之东南支。峰下为中岳庙,规制宏壮,庙中多宋、辽以来碑石。原在嵩山,唐中叶时徙至此。今庙为清代重修。
又作热正寺。北宋嘉祐二年 (1057) 建。在今西藏拉萨市林周县东北热振藏布北岸。为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寺。
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。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五里,辽祖州城址西北四里祖山中。耶律阿保机死于天显元年(926)七月,天显二年(927)八月葬此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上京道祖州:“太祖陵
明置,属越巂卫。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坪坝乡。清于此置平坝汛。
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》 载: 法海寺 “在宛平县西四十里。旧名龙泉寺,明正统四年改建”。据寺内保存的 “法海禅寺碑” 记载,该寺于明正统四年 (1439)动工兴建,正
即今湖北洪湖市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: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),“与周瑜、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”,即此。(1)古地名。即今湖北省洪湖市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
在今河北文安县东。《元史·河渠志一》“河间河”条:“黄龙港, 自锁井口开凿,至文安县玳瑁口,以通泺水,经火烧淀,转流入海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文安县:火烧淀在“县东二十五里。广四十余亩。县境有石沟、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