妫水
①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南。源出历山,西流入黄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历观,舜所耕处也,有舜井,妫、汭二水出焉。南曰妫水,北曰汭水,西径历山下。”
②即今中亚阿姆河。隋称乌浒水,唐称缚刍河,宋称纪浑河,元称阿母河,明称阿木河。
①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南。源出历山,西流入黄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历观,舜所耕处也,有舜井,妫、汭二水出焉。南曰妫水,北曰汭水,西径历山下。”
②即今中亚阿姆河。隋称乌浒水,唐称缚刍河,宋称纪浑河,元称阿母河,明称阿木河。
金置,属乐平县。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四十五里静阳村。明改静阳镇。
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北马尔吉兰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有 “麻耳亦囊”。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西南马尔格兰。元时地属察合台汗国。
清同治七年(1868)析新宁县置,属广州府。治所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赤溪镇。1912年改为赤溪县。清同治七年(1868年)置,治今广东省台山市东南赤溪镇。属广东省。辖境相当今台山市南部地。1912年改为
北宋置,属壁山县。在今四川璧山县南五十八里王来山下。
即寿峰寺。在今河北丰润县城南十余里车轴山峰顶。始建于辽重熙元年(1032),原为一层,后于重熙六年增至三层。阁左、右各建塔一座,现仅存西面的药师灵塔。现存阁为明代重建,共三层,全部用砖瓦筑成,无梁无寸
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十四道沟镇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7:临江县至长白县之途程有十四道沟。
①在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保康县:九龙砦“在县西南九十里。因高设险,可以避兵”。②在今陕西平利县南三百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二》:九龙砦“山连八里冈。俗传为蛮王砦。砦后三里有九龙洞
即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五十里东临溪镇。元置白际岭巡司于此。明初废。
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北康金镇。民国 《呼兰府志》 卷1: “康家井,(距府) 七十里。” 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呼兰府: “有康家井。”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乌兰县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北左翼旗: “牧地在布隆吉尔河南岸。东至哈喇诺尔,南至科尔鲁克,西至窝果图尔,北至伊克柴达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