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宁海县

宁海县

①东晋永和三年(347)分鄞县、章安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宁海县东十里白峤村。南朝梁属赤城郡,陈属章安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台州,徙治今浙江三门县城海游镇。七年(624)又废。永昌元年(689)再置,仍属台州,迁治今宁海县。元属台州路。明、清属台州府。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

②东晋义熙七年(411)置,属海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如皋市西南。唐废。

③唐至德二年(757)改安海县置,属玉山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。乾元初属陆州。北宋初废。

④清雍正十二年(1734)置,属奉天府。治所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。道光二十三年(1843)改为金州厅。

⑤1913年改宁海州置,属胶东道。治所在今山东烟台市东南宁海镇。1914年改名牟平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东晋安帝时置,治今江苏省如皋市西南。属山阳郡。隋开皇初如皋县并入,属扬州。大业时属江都郡。唐废。(2)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安海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南。属睦州。宋初废。(3)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置,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。属奉天府。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改置金州厅。(2)旧县名。1913年由宁海州改置,治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。1914年更名牟平县。(3)今县名。在浙江省东部沿海、三门湾内。属宁波市。面积 1931 平方千米。人口58.2万。辖15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东晋永和三年(347年),析会稽郡人户于临海郡章安地置宁海县(一说西晋太康初置),治今县东,属临海郡。明《郡县释名·浙江》:“以濒海而名曰宁海者,犹宁波之谓,且以别于临海也。”隋开皇九年(589年)省入临海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治海游(今属三门县),七年又省入章安县。永昌元年(689年)再置,治广度里(今城关镇),属台州。元属台州路,明、清属台州府。1914年属会稽道,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属台州专区,1952年改属宁波专区,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。1958年撤县并入象山县。1961年复置,仍属宁波专区(1970年改地区),1983年后属宁波市。地处浙东沿海丘陵区。北濒象山港,东南临三门湾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棉花、茶叶、柑橘、油菜籽、毛竹等,为省重点产棉、柑橘、茶县之一。渔业有远洋捕捞和近海养殖。特产西店牡蛎、长街蛏子、望府银毫、凫溪香鱼。工业有纺织、食品、塑料、机械、电子、电器、服装等。民间多建筑工匠。甬临、象西、宁西公路贯境。海运便利,可达沿海各港口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南溪温泉、柔石故居、潘天寿故居、王锡桐起义遗址、跃龙山、石孔双山、茶院平窑宋代古窑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川县

    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羁縻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
  • 龙里州

    元初置,属八番罗甸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。寻废。

  • 司马村堡

    即今山西孝义县东北司马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 “仁智村堡”条下:司马村堡“在县东北十里”。

  • 大信山

    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中行镇境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平远县图表:“又南帽子山,绵亘而南为大信山。”

  • 楼烦县

    ①战国赵武灵王置,秦属雁门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县附近。《汉书· 高帝纪》: 高帝七年 (前200),帝破韩王信,“晋阳连战,乘胜逐北至楼烦,会大寒,士卒堕指者十二三”。即此。西晋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汝

  • 大阳渡

    即春秋时之茅津。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:大阳渡“在平陆县(治今平陆西南二十里)南二里”。

  • 北平府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元大都路置,属山东行中书省。治所在大兴、宛平二县(今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长城以南,天津市武清、宁河以北及河北廊坊市与唐山市西部地区。次年为北平行中书省治(后改为北平布政司

  • 商都旗

    1938年日伪由商都牧群改建,驻哈印海尔巴庙 (今内蒙古镶黄旗驻地新宝力格镇北哈音海尔瓦苏木)。1949年与察哈尔左翼镶黄旗合并,改设商都镶黄联合旗。旧旗名。1936年改商都牧群置,治哈印海尔巴庙(今

  • 大渡河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。清康熙时合黎州千户所为黎大千户所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。属四川都司。清初与黎州千户所合置为黎大千户

  • 公坪汛

    亦作公平市。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北四十里公坪乡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芷江县图:县东北有公坪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