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东都护府

安东都护府

唐六大都护府之一。总章元年(668)置,治所在平壤城(今朝鲜平壤市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总章元年,李勣平高丽国,得城百七十六,分其地为都督府九,州四十二,县一百,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统之。”辖境西起辽水,东与北皆抵海,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,南至朝鲜大同江地区。其后大同江南岸渐为新罗所据,松花江、乌苏里江以东、鸭绿江上游一带为渤海所有。上元三年(676)移治辽东城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,仪凤二年(677)徙治新城(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城)。圣历元年(698)改为都督府,神龙元年(705)复为都护府,以幽州都督兼领都护。开元二年(714)又移治平州(今河北卢龙县),天宝元年(743)又迁辽西故郡城(今辽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岸)。自开元七年(719)起都护例由平卢节度使兼领,至肃宗上元二年(761)平卢节度使南迁淄青而废。


唐都护府之一。总章元年(668年)九月平高丽,十二月分其地为九都督府、四十二州、百县,于平壤城(今朝鲜平壤市)置安东都护府,用其渠帅为都督、刺史、县令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辽河以东、吉林省松花江和头道江西南,以及朝鲜北部和西部地区。圣历初渤海兴起后,辖境东部、北部缩小,东至今吉林省白山市、辉南县,北至辽源市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辖境南部缩小,浿水(今朝鲜大同江)以南为新罗所有。咸亨元年(670年)移治辽东,上元三年(676年)移治辽东城(今辽宁辽阳市),仪凤二年(677年)移治新城(今抚顺市北高尔山)。武周圣历元年(698年)降为都督府,唐神龙元年(705年)复为都护府,移治幽州(治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开元二年又东移治平州(今河北卢龙县)。天宝二年(743年)再移治辽西郡故城(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)。开元七年后,常以平卢节度使(治营州,今辽宁朝阳市。天宝二年徙治辽西郡故城)兼领安东都护,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营州陷于契丹,平卢节度使南迁,都护府遂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扶风

    西汉太初元年(前104)改主爵都尉置,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,职掌相当于郡太守。因地属畿铺,故不称郡, 为三辅之一。《汉书·百官表》 注:“扶,助也。风,化也。”治所在长安县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。辖境

  • 白竹寨

    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二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)裁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。明设巡检司戍守,嘉靖间裁。

  • 葱莎

   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南一百七十多里。“葱莎”,藏语意为市场。原属札布兰宗管辖。1919年以来英印开始入侵该地。

  • 珠尔干河卡伦

    清雍正五年 (1727) 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东北额尔古纳河东岸奇乾乡附近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 室韦直隶厅境内“珠尔干河总卡伦”,为 “鄂伦春与俄人交易之所”。

  • 毛家集

    ①即今江苏泗阳县西毛集。清乾隆《重修桃源县志》卷1《集镇》有毛家集。②即今河南桐柏县东北六十四里毛集镇。明成化十二年(1476)移桐柏镇巡司于此。

  • 淮安州

    南宋端平元年 (1234) 改淮安军置,治所在淮安县 (今江苏淮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淮安、宝应、盐城、建湖等市县地。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升为淮安路。南宋端平元年(1234年)改淮安军置,治淮安

  • 利国监

   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置,属徐州。主铁冶。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利国乡。境内盘马山产铁。《寰宇记》卷15徐州:利国监“本徐州之狄丘冶务烹铁之所”。神宗时有三十六冶。冶工达三四千人(苏轼《东坡奏议》卷2

  • 任峒

    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在今广西靖西县南。元废。北宋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。

  • 神宣驿

    明置,属广元县。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一百三十里宣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广元县: 神宣驿,“正德十年并置递运所于此。《志》 云: 此为秦蜀之要冲,西南朝贡之通道”。清乾隆二十一年 (1756)置巡司。

  • 显教山

    在今江西浮梁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一》: 显教山 “在浮梁县南三里。古新昌县治此。后为显教寺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