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北都护府

安北都护府

①唐会昌五年(845)改单于都护府置,治所在中受降城(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村古城)。五代地入契丹,废。

②唐总章二年(669)改翰海都护府置,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西岸,杭爱山东端。统碛北铁勒诸部府州,辖境相当今蒙古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地区。垂拱二年(686)移治漠南,治所多次迁徙,初在同城(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)、西安城(今甘肃民乐县西北);后移云中城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)、西受降城(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);开元、天宝时又移中受降城(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)、横塞军(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北阴山北麓)、天安军(后改天德军,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)。至德中改为镇北都护府。建中时废。


唐都护府之一。(1)总章二年(669年)以瀚海都护府改名,治回纥部落(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下游西岸哈剌巴剌哈孙)。统领碛北铁勒诸部各羁縻府州。辖境约当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周围地区。垂拱三年(687年)或四年平碛北同罗、仆骨诸部,侨治于居延海南之同城(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哈拉浩特古城),招纳归降。寻又移治西安城(今甘肃民乐县西北)。武周圣历元年(698年)移治云中古城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),管辖河套东北及套内突厥、铁勒诸部羁縻府州。唐景龙二年(708年)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东、中、西三受降城于黄河北岸津要,又移治西受降城(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),以抚宁北边。开元二年(714年)移治中受降城(今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),管领河套中部迤西铁勒、突厥诸部羁縻府州。天宝八载(749年)移治横塞军(今乌拉特中旗西南、乌拉特后旗东南阴山南麓),十四载徙治天德军(今乌拉特前旗东北阿拉奔北古城)。至德二载(757年)改称镇北都护府。乾元元年(758年)后,军马权居于永清栅(今乌拉特前旗东北古城),又移治于西受降城。兴元元年(784年)废。(2)会昌三年(843年)或五年改单于都护府置。五代初地入契丹,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汭

    在今湖南汨罗市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五年 (前537),“楚子以驲至于罗汭”。又,“楚师济于罗汭”。《水经·汨水注》 谓罗汭即汨罗江。

  • 会湾

    今辽东半岛西南海湾,南起大连市老铁山西北角,北至普兰店市西,为辽东半岛西部第一大澳。内有二湾,南曰金州湾,北曰亚当湾(即今普兰店湾),总称会湾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4:“会湾者,老铁山以北之总称也

  • 灶突山

    在今辽宁盖州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盖州卫:灶突山“在卫东南十五里。群山环绕,中有孤峰特起,若灶突然”。

  • 安西四镇

    即四镇。唐代安西都护府所辖龟兹、于阗、疏勒、碎叶等四个军事重镇。显庆三年(658)、开元七年(719)曾以焉耆代碎叶。唐代安西都护府属下的龟兹、于阗、疏勒、碎叶(或焉耆)四个军事重镇,负责西域地区军事

  • 善和镇

    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六年 (623),“突厥陷原州之善和镇”。即此。

  • 安稳砦

    北宋置,属南川县。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四十里安稳镇。明于此置安稳马驿。

  • 鸭堡寨

    一作押宝砦。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北五十八里禾库。地极高寒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 “吴陇登世居其地”,起事时凭以为固。清军征苗时 “楚中设粮台于此”。

  • 万岁楼

    东晋隆安中,王恭镇南徐州时建。南宋时称月台,后又为月观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内西南隅。《宋书·景素传》:元徽四年(476),景素举兵京口,台军击之,诸军相系奔败,惟景素参军左暄力战不退,“于万岁楼下横射台军

  • 建康县

    西晋建兴元年 (313) 因避愍帝司马邺讳,改建邺为建康,为丹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。东晋、南朝皆都于此。南朝梁时都城东到倪塘 (今南京市东南,方山之北),西抵石头城 (今南京市清凉山),南至石子

  • 毕尔腾湖

    唐作忽汗海。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毕尔腾湖“在宁古塔城西南一百里,即瑚尔哈河之上流也。城西南诸水俱汇于此。广五六里,袤七十里许,土人呼名曰毕尔腾。中有三山,名鄂摩和昂阿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