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山

安山

①在今河北昌黎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昌黎县:安山,“《志》云:山有避兵堡,饮马河经其下”。即此。

②亦曰安民山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:东汉建安六年(201),曹操破袁绍,“就谷东平之安民”,即此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西有安民亭,亭北对安民山,东临济水。”今安山乃安民山的简称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东平州:“西南有安山,亦曰安民山。下有积水湖,一名安山湖。”民国《东平县志》卷2:安民山“境故多水患,河、汶、济三水环山流, 民藉以安,故名”。

③在今广西武鸣县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1思恩府:安山“在府城北十里。为郡后屏障。土人讹为暗山”。

④在今云南洱源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安山“形如凤翼。又名凤翼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仪阆县

    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阆中、仪陇二县析置,治所在恩阳(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)。由二县各取首字为名。同年8月改设恩阳县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6月由仪陇、阆中两县析置,治今四川省巴中市

  • 土拉河

    亦作图拉河。即今蒙古国中央省西北之图拉河。《明史·李文忠传》:洪武五年(1372),由东道北征趋和林,“进至胪朐河,令部将韩政等守辎重,而自帅大军,人赍二十日粮,疾驰至土拉河。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

  • 清边城

    唐建,属静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开元时为静州治。《寰宇记》 卷81静州: “开元时理在清边县,在今郡南六十里清边故城是也。”

  • 通县

    1913年改通州置,属京兆尹。治所即今北京市通县。1928年属河北省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通州改置,治今北京市通州区,隶顺天府。1914年属京兆地方,1928年改属河北省。1958年划归北京市,改设通

  • 武隆山

   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。宋 《咸淳临安志》 卷27昌化县: “武隆山在县 (今昌化镇) 西北一里。高五十丈,周回二十里。有葛洪炼丹井。唐天后以山名应图谶,分紫溪县别置武隆县。”

  • 上林县

    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为南方州治。《元和志》卷38上林县:在“上林洞口,因以为名”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东南澄泰乡古城村。贞观八年(634)为澄州治。天宝初为贺水郡治,乾元初复为澄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

  • 徣溪山

    亦作借溪山。即今安徽绩溪县东北荆磡岭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5绩溪县: 徣溪山 “在县东北八十里。 高五百五十仞, 周百四十里。 西连嵸山,有水流入县界”。

  • 武胜堡

    即今甘肃永登县西北武胜驿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庄浪卫: 武胜堡在 “卫西北三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 武胜堡 “在平番县西北三十里。城周二里五十步。今设把总,堡西诸隘口,路通海夷,皆为冲要”

  • 越中郡

    南齐置,属越州。治所当在今广西容县、灵山以南以东、广东茂名以西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营疙瘩

   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四十六里营台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5宁晋县图: 县东有营疙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