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远郡
①南朝梁天监六年(507)置,属衡州。治所在始兴县(今广东始兴县西北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
②东魏武定七年(549)置,治所在巨鹿县(今江苏盱眙县境)。北齐废。
③北周置,属平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安远县境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
南朝梁天监六年(507年)置,治今广东省南雄市东北。辖境不详。隋开皇时废。
①南朝梁天监六年(507)置,属衡州。治所在始兴县(今广东始兴县西北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
②东魏武定七年(549)置,治所在巨鹿县(今江苏盱眙县境)。北齐废。
③北周置,属平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安远县境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
南朝梁天监六年(507年)置,治今广东省南雄市东北。辖境不详。隋开皇时废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临州置,属太原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临县。万历二十三年 (1595) 改属汾州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中西部、黄河东岸,邻接陕西省。属吕梁市。面积
即代王城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二十里。
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北原陵阳河与青弋江交会口。三国吴移陵阳县治此。东晋咸康四年(338)改名广阳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县为镇。1965年陈村水库建成后,原镇没入太平湖中,建新镇于湖北。原属石
俗称木辘司。即今四川道孚县南木茹乡。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)置木辘土百户。
①西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,故亦称吴郡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六年(前201),“以故东阳郡、鄣郡、吴都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州王”。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,汉武帝后废。《汉书·灌婴传》:“度江,破吴郡长吴下
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七十里沙河镇。明置巡司于此,清为沙河寨巡司。
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“三沙”条记:三爿沙“向为三沙门户。《志》云,三爿沙孤立海中,倭贼从东北大洋而来,必经此沙。南行则苏、松及宁、绍、台、温之界也”。
亦作全胜关。明置,属潞江安抚司。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腾冲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潞江安抚司: 金胜关 “在司西。《志》 云: 在镇姚所南,有堰草坡。明朝万历十一年参将邓子龙败缅军于此。时缅人崩溃而
即今四川会理县北益门镇。同治《会理州志》卷9:夷门“治北五十里”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从今吉林蛟河市北拉法,经舒兰、黑龙江五常至哈尔滨的滨江站。长271.7公里。日伪于1932—1934年修筑。1935年又展筑至哈尔滨,与中东铁路接轨。自吉林省长图铁路拉法站(属蛟河市)经舒兰,至黑龙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