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富林镇

富林镇

即今四川汉源县。民国 《汉源县志》 卷2: 富林镇 “旧称富林营,在治南六十五里富林乡。唐、宋为阳山县,通望县治。明为大渡河守御千户所治。万历间迁入城。清康熙间定其场期,设场最早,今改为镇”。1952年汉源县迁治于此。


(1)在广东省云安县南部。面积164.7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富林,人口2570。因地处茂密林区,故名。1950年前称富林乡,后称双富乡。1958年置富林公社,1983年改乡,1986年设镇。地处大云雾山南麓的山间盆地。林产松、杉。农产稻、大豆、花生、木薯等。有大理石、石料、食品等厂。有公路接324国道。(2)在四川省汉源县境中部偏南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富林,人口1.6万。明代于此设富林营驻军,故名。1952年置富林镇,县治自清溪镇迁此。1992年富林乡并入。依山傍水,地势平坦。有酿造、汽车修理、食品加工、印刷、服装、五金、木器家具、建筑等企业。唐代即为西南地区通往缅甸的必经之路,近百年来亦为宁、雅、康之交通中枢。川云公路西线、乐西公路经此,峨汉公路终此。场东北有旧石器时代晚期“富林文化”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甸镇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宾县东北枷板河东、松花江南岸新甸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6: 宾州厅东北 “一百五里新甸屯。即顺兴福屯,有松花江渡口,通黑龙江呼兰厅路”。(1)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西南部。面积12

  • 龙安水

    ①在今江西黎川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新城县“飞猿水”条下:龙安水“在县西三十里。源出会仙岩,西北流,合诸山溪水,经龙安镇,又折而北,至县北三十里之港口达于黎水。《志》以黎川为中川,飞猿为东川,

  • 平溪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改平溪长官司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。清雍正五年(1727)改置玉屏县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。属湖广都司。隆庆中尝移思州

  • 九女关

   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,接平邑县界。清宣统《蒙阴县志》卷1:九女关“距县南三十里”。在今山东省蒙阴县西南。清时为南北交通要道。

  • 汉堤

    在今河南��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��县:汉堤“即汉永平中王景所治者,县有堤河,因此而名”。

  • 北滘墟

    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北北滘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16:顺德县有“北滘墟”。

  • 好阳河

    即曹水。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曹水“出南山,北径曹阳亭西。陈涉遣周章入秦, 少府章邯斩之于此。魏氏以为好阳”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索隐引小颜云:“魏武帝谓之好阳。”

  • 大石湖

    在今江苏江都市北。即古岱石湖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一》 引《江南通志》:“宋元丰中,知江都县罗适,浚大石湖,改名元丰。”

  • 大娑婆山

    亦名婆娑山。在今四川乐至县南。 《元和志》卷33普慈县:“婆娑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。其山绵亘数百里。”有大、小婆娑山之分。《寰宇记》卷87乐至县:“大婆娑山在县西北四十里。小婆娑山在县北三十里。”《方舆

  • 清冷山

    即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境之钟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桐庐县: 清冷山 “在县西北三十里。四面出泉,干旱不竭,溉田五十余顷。《志》 云: 山高五十仞,周七十里。本名钟山,唐天宝间改今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