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寿春郡

寿春郡
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寿州置,治所在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寿州。


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寿州置,治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同寿州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寿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鸿庆寺石窟

    在今河南义马市东十四里石佛村。原有白鹿寺,武周圣历元年 (698) 改名鸿庆寺。石窟始凿于北魏,唐代续凿。现存六窟,五、六两窟没入土中。其中四窟半埋土中。第一窟平面近方形,有中心塔柱,柱上雕刻多已剥蚀

  • 江村

   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三十里江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(1)古地名。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西江村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(2)集镇名。(1)在安徽省旌德县西南部。属白地乡。人口 1900。为江姓聚

  • 应坝站

    元置,为水站。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白沙镇北。明废。

  • 铜井山

    ①在今安徽铜陵市狮子山矿区。《元和志》卷28南陵县: 铜井山 “在县西南八十五里。出铜”。李白 《答杜秀山五松山见赠》: “铜井炎炉歊九天,赫如铸鼎荆山前”,指此。②一名铜官山。在今安徽全椒县西。《寰

  • 社稷坛

    明永乐十九年(1421)建,在今北京市中山公园内。为明、清帝王祭祀社(土地神)稷(五谷之神)祈祷丰年的场所。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请致祭。坛中央有一方形石柱,名社主石,也名江山石,象征江山永固。1988年

  • 大铺墟

    即大埔墟。即今广西柳城县(大埔镇)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柳城县图:县北有大铺墟。1950年移柳城县于此。

  • 天中山

    在今河南汝南县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汝阳县:天中山“亦名天台山。高止尺余,上土下石,以在天地之中,故名。自古考日景测分数,以此为正云”。又称天台山。在河南省汝南县城北。上土下石。《汝南县志》谓:禹

  • 都毫陂

   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郁林州: 都毫陂 “在州西三十里。其相近又有林陂、鸦桥陂……潴水溉田,多者至二三百顷”。

  • 黄武山

    在今河南新县南。为小潢河发源处。《水经· 淮水注》: 黄水 “出黄武山,……东北入于淮”。

  • 平潭厅

    清嘉庆四年(1799)于福清旧县丞平潭地置,属福州府。治平潭(今福建平潭县)。辖海坛岛。1913年废厅,改为平潭县。民国《平潭县志》卷3:“按《关都记》:海坛山势远望如坛,故名。自唐以来皆沿用之,平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