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乡县
北魏建义元年(528)置,属南绛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曲沃县境(一说在今山西翼城县西)。西魏恭帝时改属绛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汾东县,大业初废。义宁元年(617)复置小乡县,属翼城郡。唐属绛州,武德九年(626)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建义元年(528年)置,治今山西省翼城县西。属南绛郡。西魏、北周属绛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汾东县,大业初废入正平县。义宁元年(617年)复置小乡县,属翼城郡。唐武德九年(626年)废入翼城县。
北魏建义元年(528)置,属南绛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曲沃县境(一说在今山西翼城县西)。西魏恭帝时改属绛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汾东县,大业初废。义宁元年(617)复置小乡县,属翼城郡。唐属绛州,武德九年(626)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建义元年(528年)置,治今山西省翼城县西。属南绛郡。西魏、北周属绛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汾东县,大业初废入正平县。义宁元年(617年)复置小乡县,属翼城郡。唐武德九年(626年)废入翼城县。
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1思恩府: 渌溪峒 “在府东。本上林县地,宣德中改今属”。
一作盟猪泽、明猪泽、孟猪泽、孟诸泽、望诸泽。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、虞城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梁国睢阳县: “ 《禹贡》 盟诸泽在东北。” 至唐代,湖泽面缩小。《元和志》 卷7虞城县:“孟诸泽在县西北
即今河北衡水市东留仲村。《清一统志·冀州》: 留中堡 “在衡水县东二十里。有集”。
一名长山群岛。在今辽宁辽东半岛东侧黄海中。包括大长山、小长山、广鹿、獐子、海洋、石城、王家等50余个岛屿,尤以大长山岛为最大,总称长山群岛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日俄战争后,曾被日军强占,1945
在今广东高明市西明城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高明县:庆林山“在治(今明城镇)北一里。一名春富山。上有石岩,多林木”。
战国韩地。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十四里平高城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惠文王九年 (前290),“赵梁将,与齐合军攻韩,至鲁关下”。汉以后名鲁阳关。即“鲁阳关”。
又名镇东圩镇。即今江苏靖江市西南东兴镇。清光绪《靖江县志》卷2:“正东圩市在邑西南新沙。去城三十里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靖江县西南有“正东圩镇”。
即白犬洋。今福建长乐县东海中白犬列岛。
①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新江镇北太坪街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翁源县图表:“太平水一名江镇水。源出县东北丫髻山,西南流经太平铺,油溪水自西北来注之。”②即今四川垫江县西南太平镇。清光绪《垫江县志》卷2:太
唐方镇。中和三年 (883) 升湖南观察使置,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领潭、衡、永、邵、道、郴、连七州。相当今湖南南部及广东西北部。光启元年 (885) 改名武安军。唐方镇名。中和三年(883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