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岐山县

岐山县

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三龙县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山南。《寰宇记》卷30岐山县:“在岐山之阳,因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属扶风郡。九年(613)移治今岐山县东北八里。唐初属岐州。武德元年(618)移治张堡垒(今岐山县东北岐阳村附近)。七年移治龙尾驿城(今岐山县东二十里)。贞观八年(634)移今岐山县。至德元年(756)后属凤翔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西部、渭河平原西部。属宝鸡市。面积855平方千米。人口45.9万。辖12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鸣镇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年)于东北部今京当乡周城镇设周城县,北周天和三年(568年)移治今眉县境,次年于今岐阳村置三龙县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三龙县移治岐山南,改为岐山县,属岐州。县以山名。《寰宇通志》:岐山在县东北,“山有两岐,故名”。大业九年(613年)移于今县东北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移治于今县东北岐阳村附近,七年又移治今县东南龙尾城(今故郡)。贞观七年(633年)分岐山、扶风二县地于今县东北岐阳村设岐阳县,八年岐山县移治今址。元和二年(807年)省岐阳县入岐山、扶风两县,岐山县属凤翔府。此后,历五代、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未改。1913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宝鸡分区。1950年属宝鸡专区。1956年9月属省。1958年11月省入凤翔县。1961年复设,属宝鸡专区。1969年属宝鸡地区。1971年10月属宝鸡市。地处关中盆地、黄土高原过渡区。北有岐山,南接秦岭,渭河横贯中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、烤烟为主,盛产辣椒、大蒜。矿产有铁、磷、石英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机械、纺织、化工、建材、造纸、酿酒等。特产凤鸣酒、竹器、柳编、花灯。陇海铁路、西宝公路北线经此。古迹有周原遗址、西周古城址、周太王墓、周公庙、武侯祠、宋太平寺塔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庾城

    西汉筑,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8虔州大庾县引《南康记》云:“前汉南越不宾,遣监军庾姓者讨之,筑城于此,因以为名。”隋开皇十年(590)置为大庾县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大庾故城,“《县志》

  • 老溪

    亦作阆溪。在今四川阆中市西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淳化五年(994),王继恩率军镇压李顺农民义军,“遣内殿崇班曹习,分兵自葭萌趋老溪,‘贼’万余众依险为寨,习击破之。……遂克阆州”。《方舆纪

  • 西水砦

   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八十里狼牙山上,四面险绝,惟一径攀援于上。《明史·恭闵帝纪》:建文三年(1401),“大同守将昭帅兵由紫荆关趋保定,驻易州西水砦”。即此。

  • 白草军城

    唐建,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清水河东岸。《元和志》卷3原州萧关县:“御史中丞侯全德奏于故白草军城置。”

  • 冠氏县

    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属魏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冠县。大业初属武阳郡。唐仍属魏州。宋属大名府。蒙古至元六年 (1269) 升为冠州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析馆陶县地置,治今山东省冠县北。属武阳

  • 禽昌郡

    北魏神䴥元年 (428) 置, 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。太平真君二年 (441) 降为禽昌县。北魏神䴥元年(428年)置,治今山西省临汾市。因太武帝擒赫连昌于此,故名。辖境相当

  • 环江

    即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之大环江,为龙江支流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思恩县: “南有环江,北有带溪,皆合流于龙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思恩县: 环江在 “县南六里。源出县西北蛮洞中,绕流经此,东北流

  • 角木宗

    又作足木宗、朱木宗。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觉木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角木宗”。

  • 涝塘河市

    即今湖南望城县东南捞刀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长沙府 “新康河” 条下: 涝塘河 “在府北十五里。亦湘水支流也。商舟泊焉”。河北岸即涝塘河市。

  • 花秋坝

    即今贵州桐梓县西花秋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卷6桐梓县:花秋坝在“城西八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