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岢岚县

岢岚县

①北魏置,为岚州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移治三堆城 (今山西静乐县),十八年 (598) 改为汾源县。

②元初改岢岚州置,属岚州。治所即今山西岢岚县。太祖十六年 (1221) 废入管州。明洪武七年(1374) 复置,属太原府,八年 (1375) 升为岢岚州。1912年复改岢岚县,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山西省岚县北。属岚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迁治三堆城(今山西静乐县)。十八年改为汾源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山西省西北部。属忻州市。面积 1980 平方千米。人口7.9万。辖2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岚漪镇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置岢岚镇。武周长安三年(703年)置岚谷县,属岚州,并置岢岚军。神龙二年(706年)废县存军,景龙中改军为守捉,开元十二年(724年)复置岚谷县,属岚州。五代唐复置岢岚军,周废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于岚谷县复置岢岚军,属河东路,熙宁三年(1070年)废军入县,元丰六年(1083年)复置岢岚军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岢岚军为岢岚州,属河东北路。蒙古太祖仍为岚谷县,太祖十六年(1221年)省县入管州,立巡检司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复置岢岚县,八年升为岢岚州,属太原府。清因袭。1912年降州为县。1914年属冀宁道。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兴县专区,1952年属忻县专区。1958年并入五寨县,1961年恢复岢岚县。1983年属忻州地区。2000年属忻州市。地处吕梁山北段,岚漪河、东川河、南川河、北川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莜麦、马铃薯、谷子、豆类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花岗石、石英、铝土、石灰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冶金、电力、机械、建材、针织、制药等。宁岢、岚岢、岢瓦铁路,209国道和岢宁、岢保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管涔山、岢岚古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蒲竹径

    在今广东云浮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 罗定州》: 蒲竹径 “在东安县西。《县志》,自西北径口达东南径口,延袤二十余里,两崖峻峭,茂林蔽天,瑶贼盘据其中,人迹断绝,为东山第一畏途。万历十六年,兵备陈文衡始改辟

  • 莫䵣县

    西汉置, 属五原郡。 治所当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或达拉特旗境。东汉废。

  • 旺草场

    即今贵州绥阳县东北旺草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 卷6绥阳县: 旺草场在 “城西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沿岗墟

    亦作沿江墟。即今江西瑞金市东北八十里沿冈墟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0: 瑞金县东北有沿江墟。同治 《宁都直隶州志》 卷4: 瑞金县有沿冈墟。

  • 都亭山

    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北。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 注引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 曰: “昔廪君浮夷水,射盐神于阳石之 上。案今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,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。” 北周置亭州。取此山以为名。

  • 万寿坡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翠竹峰下。清嘉庆《峨眉县志》卷1:万寿坡在“县西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邛陈州

    即邛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境。

  • 岐亭镇

    北宋置,属麻城县。即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岐亭镇。在湖北省麻城市西南部。面积87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岐亭,人口 2320。传一岐姓人在此建亭经商,故名。南朝齐、梁岐亭为县治,明嘉靖五年(15

  • 江津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江阳县置,属渝州。治所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北五十里顺江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36江津县:“以斯地在江之津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巴郡。唐武德初属渝州,天宝初属南平郡,乾元初属渝州。北宋乾德五年

  • 者帖列山卫

    明永乐六年 (1408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支流阿纽依河以北地区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