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岷县

岷县

1913年降岷州置,属甘肃兰山道。治所即今甘肃岷县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
在甘肃省东南部、洮河弯曲处。属定西市。面积 3578 平方千米。人口44.7万。辖6镇、1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秦置临洮县,治今址,属陇西郡。西魏大统十年(544年)改临洮县为溢乐县;置岷州,以境内岷山得名。唐上元二年(761年)地入吐蕃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复置岷州。明置岷州卫,清雍正八年(1730年)仍改为岷州。1913年废州改为县,属兰山道。1927年属甘肃省。1949年属岷县专区。1950年属武都专区。1958年4月属天水专区,同年12月属定西专区。1961年属临洮专区,1963年属武都专区,1985年属定西地区。地处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接地带。西秦岭横贯县境,洮河流经西部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小麦、蚕豆、马铃薯、青稞及油菜籽等。中药材以“岷归”有名。畜牧业较发达,蕨麻猪、黑紫羔羊为地方名产。工业有采煤、制药、水电、食品加工等。212国道和徐合、岷代公路经县境。古迹有新石器时代葩地坪、山那树扎马家窑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伊祁山

    在今河北顺平县西二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望都县:有“伊祁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62望都县:伊祁山,“尧住此山,后因作姓”。祁水发源于此。

  • 泾原道

    1913年由陇东道改置,属甘肃省。治平凉县 (今甘肃平凉市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环县、镇原、平凉、华亭以东和静宁、庄浪、张家川3县及宁夏固原地区所属诸县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由陇东道改名,治平凉县

  • 北社县

    即北舍县。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南老城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4《边防记》建昌:“东三百里有元时北社县,国初改为碧社。”《明史·地理志》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:“东有北社县,元属永宁州,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,

  • 布洲夹

    当今江苏通州市及海门市一带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1通州:布洲夹“在静海县南四十里。潮势如箭激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通州:布洲夹在“州南四十里。有南布洲、东布洲,大海中沙涨为洲也”。

  • 僰溪驿

    在今四川江津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江津县: 僰溪水驿 “在县治西”。

  • 水眼

    即今云南施甸县北水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水眼土巡检司。

  • 绿眉水

    即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江州: 绿眉水 “在州治南。流入左江”。

  • 卑水县

   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越嶲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美姑县西南。一说在今昭觉县北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张嶷传》: “定笮、台登、卑水三县去郡三百余里,旧出盐铁及漆。” 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四川省

  • 崔模镇

    一作催木镇。北宋置,属麟游县。即今陕西麟游县北四十里崔木乡。

  • 崇明县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崇明州置,属扬州府。治所在东沙 (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)。八年(1375) 改属苏州府。永乐十九年 (1421) 迁县治于故城北十里秦家符。弘治十年 (1497) 改属太仓州